日前,海口工商局執法人員對茶葉一條街進行檢查,查扣大批涉嫌重金屬超標的“三無”(無商品名、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及過期茶葉。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包裝精美、價格昂貴的茶葉多數是商家用低劣的散裝茶葉自行包裝的,存在嚴重的欺詐行為。
散裝茶葉涉嫌“三無”
海口工商局濱海工商所負責人告訴記者,15日上午,該所執法人員來到水產碼頭茶葉一條街進行檢查。在水巷路的“海口奔發茶葉商行”,擺放著用大編織袋盛裝的茶葉。執法人員打開袋子后,看到里面所謂的茶葉基本是茶葉細末和茶葉梗,涉嫌“三無”茶梗25公斤,綠茶10公斤,烏龍茶5公斤。同時,在隔壁另一家掛著“蘭貴人苦丁茶批發”招牌的茶行里,執法人員還查獲十幾盒涉嫌“三無”的茶葉。工商執法人員當場將上述茶葉查扣,并立案進一步調查。
在接受執法人員檢查時,店主說,茶葉是從茶農手中收購來的,但對于散裝茶葉的銷售價格,他一會說“每斤10元”,一會說“每斤6元”。
高檔“精品茶”竟是自行包裝
在“海口奔發茶葉商行”里,濱海工商所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有兩包2.5公斤裝的茶葉包裝得很精美。包裝上標有“精品高山茶”字樣,店員稱這些茶葉每公斤售價10元。一包2.5公斤裝的“精品高山茶”售價達100元。而當執法人員檢查時,發現這些“精品高山茶”竟是涉嫌“三無”的產品。面對執法人員的追問,店員最終交代:“精品高山茶”是用散裝茶葉包裝而成。
在另一家茶行里,一種包裝精美的“鐵觀音茶葉”同樣是涉嫌“三無”的產品。其外包裝上沒有廠名、廠址和生產日期等。這包2.5公斤重鐵觀音的價格更是令人咋舌,每包售價高達250元。面對執法人員的調查,該商行工作人員解釋說,鐵觀音也是其自行用散裝茶葉包裝而成的。
冒牌茶葉多數進了茶藝館
海口的茶葉市場貓膩有多深?一些業內人士指出,一些“三無”散裝茶葉價格非常低廉,批發價格也就在三四元一斤。而經過中間商包裝后,就變成了各種品牌的“精品茶葉”,售價也隨之陡升。
同時,業內人士指出,這些經過改頭換面的高價“精品茶葉”大多數被送進了茶藝館,有些茶藝館為了節省成本牟取暴利,明知這些包裝精美的茶葉是冒牌貨,照樣進貨。而當茶藝館將茶葉賣給顧客時,價格則高得嚇人,消費者是最終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