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52種廣東常用的中草藥涉嫌“促癌”?日前,這一消息經媒體披露后,立即傳得沸沸揚揚。更有港臺等海外媒體在報道時,將此直接描述成“咸魚老火湯易促癌”、“促癌物藏身老火湯涼茶”……正在申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廣東涼茶,由此被突然卷入漩渦之中。
在廣州,涼茶的品牌眾多,其中最早也最受人推崇的要數被公認為“涼茶始祖”和“藥茶王”的王老吉涼茶。在這場促癌風波中,以王老吉為代表的廣東涼茶遭到廣泛質疑,而職業打假人劉殿林關于王老吉配方“藥飲之爭”的官司,也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
王老吉,7種中草藥配制而成的“飲料”
王老吉涼茶一夜走紅:打開電視是鋪天蓋地的廣告,走上街頭,“怕上火,喝王老吉”的招牌廣告頻繁出現在大大小小的店鋪中。在強大的廣告沖擊下,王老吉一時間深入人心,一罐3.5元的涼茶,無論大人小孩,無論是吃火鍋還是看球賽,王老吉都成為不少人的第一選擇。
作為“藥茶王”,王老吉到底是藥還是茶?記者調查發現,這個問題很少有消費者認真想過。
福州永輝匯達超市一位收銀小姐告訴記者,天氣轉暖,買王老吉的客人多了起來,而且很多人都是一箱一箱地買走。而現場的消費者王女士說,自己上高中的兒子喜歡喝王老吉,每次打球回來都喝一兩罐,而對于中草藥促癌一事,她一臉茫然:“沒注意配方,廣告上說這是降火的飲料,應該是清熱解毒的吧。”
一位經常商務應酬的朋友告訴記者,平常請客吃飯,飯桌上除了酒,就是王老吉,不喝酒的就以茶代酒,兩三年來都是如此,可以算是王老吉的忠實顧客。問及原因,他說:“降火!酒桌上雖一盤盤都是精點美味,炸的食品偏多,都很容易上火,多喝王老吉涼茶可以降火嘛!”
王老吉確實以“降火”出名,而降火的功能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的配方中含有多達7種的涼性中藥。記者注意到,在王老吉的外包裝注明了9種“配料”:水、白砂糖、仙草、蛋花、布渣葉、菊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記者咨詢了一位中醫,他對“菊花、夏枯草等中草藥很熟悉,但對蛋花與布渣葉感到陌生,不知這兩者為何物。記者致電王老吉生產廠家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負責銷售的戴先生介紹,除了水和白砂糖之外,其余7種配料均為中草藥,其中布渣葉是產于廣東嶺南一帶的草藥。
王老吉是否會“促癌”?
4月初,中國疾控中心聯合相關單位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指出對1690多種用于廣東涼茶、老火湯及家庭常見種植中草藥進行實驗發現,其中52種廣東地區常見的中草藥可促癌,特別是被稱為“廣東癌”的鼻咽癌。
目前在世界上,鼻咽癌病發率最高的國家是中國,中國鼻咽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是廣東,因此鼻咽癌被稱為“廣東瘤”,足見其典型的地區性疾病特征。專家研究發現,廣東涼茶、飲食煲湯、家養植物中“潛伏”著眾多促癌物,它們雖不直接致癌,但卻是鼻咽癌的“催化劑”。
專家分析,廣東地區鼻咽癌高發與該地的地理氣候、飲食習慣及廣東人的基因等有密切關系。而這些因素中,最容易控制和改變的是飲食習慣,眾所周知,廣東人喜歡喝涼茶。而中草藥里有52種可促癌(見一版鏈接),大多數是園林和中草藥苗圃中的植物,其中可能出現在普通百姓家中的植物主要是鐵海棠(刺兒梅)、變葉木等幾種。
這場“涼茶促癌”的軒然大波直接引發了消費者對目前市場上大量涼茶的懷疑,而作為其中銷售最火的王老吉,是否也會“促癌”?
記者詳細對照了已公布的52種“促癌”中草藥,并沒有發現其中有組成王老吉配方的“7種中藥”的名字,但問題是,王老吉的外包裝上注明“王老吉是依據祖傳秘方配制而成”,這所謂的“祖傳秘方”是否僅僅包含配料中提到的7種中草藥?還是仍然有其他不少外人所知道的“秘方”配料呢?記者以消費者的名義電話咨詢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結果兩個部門給出了兩個不同的答案:公司監管部工作人員的回答是“就是配料注明的9種,沒有其他了”,而品管部工作人員的答案則是“主要成分就是9種配料,至于其他的及具體配制過程是保密的”。
官司留下大問號:到底是藥還是飲料?
根據王老吉的配料表,80多歲的福州老中醫笑稱,這哪里是飲料,王老吉更像是一副醫生開出的中藥方。問題是,這個看似中藥方的“飲料”怎么就通過有關部門的審批,使得這副“中藥”成了人人可喝的飲料?
事實上,不是沒有人提出過懷疑。
去年5月,職業打假人劉殿林將廣東涼茶的代表“王老吉”告上法庭。劉殿林稱,“王老吉”中添加的“夏枯草”是一味純中藥,衛生部《關于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中,沒有將“夏枯草”列為可作為食品的藥材!巴趵霞睕霾璧呐鷾饰奶枮榛浶l食證字批號,只算是普通食品。而《食品衛生法》第10條明確規定有“食品中不得加入藥物”這一原則。
對此,“王老吉”相關人士強調,就“夏枯草”本身而言,在我國的嶺南地區、港澳地區及東南亞地區居民的膳食習慣中,長期以來都被用作涼茶或者煲湯的常見配料,幾乎所有的涼茶飲料中均有“夏枯草”;在古今任何一本藥典的記載中,“夏枯草”也是被確認為“無毒”物品;而且,廣東省在2004年已經將“夏枯草”作為普通食品上報衛生部!跋目莶荨睉撌恰鞍凑諅鹘y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衛生部的名單注明為“第一批”名單,所以并非不在名單上的物品就不能加入食品。
但是按照衛生部開出“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中,記者發現,當中有金銀花、菊花、桑葉、淡竹葉等廣東涼茶常用的配料,卻沒有夏枯草。
但令人費解的是,法院最后駁回了劉的訴訟,且沒有對這個重要的問題———將純中藥夏枯草加入飲料中是否合法給出答案。
北京市東城區法院認為,被告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所生產的“王老吉”涼茶是經國家相關主管部門許可生產、銷售的,該涼茶包裝罐上亦明確標示了配料中含有“夏枯草”。原告在庭審中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夏枯草”有毒副作用,也未能證明飲用“王老吉”涼茶構成人身損害的侵權事實。
王老吉是藥還是飲料,依然是個疑問。
中藥專家:王老吉并非“老少皆宜”
王老吉紅色的外包裝說明此飲料強調“老少咸宜”,那么這個由多種中藥配制而成的涼茶真的是老少皆宜嗎?
對此問題,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監管部稱是“通過臨床檢驗是老少咸宜”,而品管部的工作人員卻稱“王老吉是一種食品飲料,不是藥品,不需要臨床檢驗,只需相關衛生部門的檢驗”。
一位從事中醫臨床幾十年的福州中醫對“老少皆宜”這個說法不認同!皬呐浞缴峡,涼茶本質上也是中藥,并不是人人都能喝。”他說,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因人而異,現在無論是學生還是老人,只要覺得自己有點上火了,就去買涼茶喝,這并不妥!伴L期喝是否有副作用?這個沒有人關注!
針對王老吉的主要配方,記者采訪了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脾胃科負責人黃恒青主任醫師。他指出,在王老吉涼茶的配料中,菊花、金銀花、夏枯草以及甘草都是屬于中藥的范疇,具有清熱的功能,藥性偏涼,不宜當作普通食品食用。
黃主任說,夏枯草的功用是清肝火、散郁結,用于肝火目赤腫痛,頭暈目眩,耳鳴、煩熱失眠等癥,它和菊花、金銀花配在一起使用時,應根據具體對象的身體狀況對癥使用。黃主任認為,這種飲料并不是如王老吉宣傳的那樣是老少皆宜的飲品,脾胃虛寒者以及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脾胃虛寒的人服用后會引起胃寒、胃部不適,吐清水等癥狀。而糖尿病者服用后則會導致血糖升高。
黃主任還提醒消費者,夏季來臨,很多商家推出各種各樣的涼茶飲料,消費者切莫盲目聽信廣告,把這種帶中草藥成分的飲料當作水來飲。即使是脾胃呈熱性的人也應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控制一定的量,不宜過多服用這種涼藥,以免造成胃寒、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