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達利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名字,在過去的一年中多次被媒體提及,抗氧劑不合格、大腸菌群超標、鋁超標,使得這家福建省最大的休閑食品公司陷入負面新聞的旋渦。記者調查發現,有關達利食品的事件均是關于產品質量的,相關警告多來自行政管理部門、消費者組織及權威質量檢測機構,福建省消費者組織受理的有關達利食品的投訴在近期接連出現。
質量事件頻出
近一年多來,頻頻傳出達利食品被有關部門檢測出不合格項目。
2004年12月,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北京市場抽檢的不合格食品,其中福建達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可比克薯片因相關指標不合格被曝光。不合格項目為丁基羥基茴香醚+二丁基羥基甲苯(抗氧劑),這種抗氧劑主要用于防止食品被氧化變質、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和保鮮作用。
2005年11月中旬,可比克薯片(燒烤味,批號為20050825A74)因大腸菌群等嚴重超標,被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勒令下架。
2005年11月,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受個人王先生委托進行檢測,檢出可比克“薯我酥”產品鋁超標,鋁含量為193mg/kg,鋁超標率達93%。
2006年1月1日,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發布檢測結果,從南京市場抽檢的可比克“薯我脆”、“薯我辣”、“薯我香”和“薯我鮮”4個品種薯片(8月10日批次)的鋁含量均超標。
針對以上系列質量事件,1月中旬,記者采訪了達利集團。達利集團企劃部有關人士稱,北京市消協有關抗氧劑不合格的事件已經是較早的問題,現在該公司產品不存在這個問題。針對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檢測發現的可比克薯片(燒烤味)大腸菌群超標事件,對方的解釋是,薯片的生產過程中需要高溫油炸,不可能產生大腸桿菌超標的情況,但包裝、儲藏和運輸等環節,都有可能造成細菌再次超標。針對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檢測發現的鋁超標事件,對方認為這是個人送檢,對此送檢程序及結論表示懷疑。針對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發布的“薯我”4個品種鋁含量超標事件,對方的回復是,根據目前的調查,產生鋁超標現象的根源,是生產該批次“薯我”產品所使用到的一種膨松劑的鋁含量超標。達利集團稱已召回2005年11月15日前生產的“薯我”系列產品5600箱,并全部銷毀處理。
從以上檢測可以看出,是生產食品所用的抗氧劑和膨松劑使得達利食品出現質量事件的。上海市食品生產監督所副所長鐘全斌表示,通常來說,含鋁膨松劑是造成膨化食品鋁超標的根源,目前無鋁膨松劑已研究成功,但無鋁膨松劑的成本要比含鋁膨松劑高出3到4倍,使用無鋁膨松劑,每噸膨化食品平均成本將增加4000元錢左右。
記者試圖了解去年的膨松劑采購情況,要求采訪達利集團采購部,被對方拒絕。達利集團新聞中心有關人員告訴記者,達利已經更換膨松劑供應商,現在提供的膨松劑須經供貨商和達利方面的雙向檢測。
相關投訴不斷
近段時間,有關達利食品的消費投訴接連出現。2005年12月30日,河北消費者代福銀向福建省消費者委員會投訴稱,去年12月24日,他買了兩盒可比克薯片,發現里面有一條手指大的干枯了的蟲子。此前,福建省消委會還接到重慶市消費者李美玉的投訴,她稱在超市買了一盒達利集團的“好吃點”高纖低糖蔬菜餅,在食用時發現餅干中夾雜著頭發。另據廣西電視臺2005年4月19日報道,南寧的康小姐、桂林的王先生在“好吃點”餅干中吃出異物。令消費者不滿的不僅是產品中出現異物,還包括達利集團對此類投訴置之不理。
福建消費者劉洪英投訴達利食品有缺斤少兩的現象。去年11月24日,劉洪英在莆田市旺家匯超市購買了一袋10粒裝的達利蛋黃派,拿回家發現,里面只有9粒,少了1粒。達利集團認為這是正,F象,對消費者提出的補償要求未理睬。交涉無果的情況下,劉洪英向有關部門投訴。經調解,劉洪英最終獲得300元補償以及兩盒10粒裝的蛋黃派。
福建省消委會有關人士表示,盡管對達利食品中夾雜異物的投訴屬于個案,但從側面反映出企業的生產環節存在衛生隱患,消費者希望廠家把握好車間的衛生狀況及出廠產品的質量檢測關。達利集團企劃部林春宇坦承,目前集團監測中心檢測能力有限,在集團管理的一些環節也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