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青云山地質公園,位于山東省中部,新泰市城區(qū)東南約2公里處。是泰山山脈的東延部分,素有“岱宗襟帶”之稱。由青云山、青云湖組成的公園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公園總面積32·5平方公里。 公園內地質遺跡多樣,具代表性、典型性和稀有性于一體,自然形態(tài)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地學教育與旅游觀賞價值。主要地質遺跡有:青云山早元古代花崗巖巖性巖相建造剖面、青云山花崗巖奇峰地貌、花崗巖球狀風化、崩塌地質災害遺跡、蒙陰——新泰大斷裂地質構造遺跡等。 青云山主要由四座山峰組成,四座奇峰從東南向西北沿山脊線呈一字形排列,依次為青云峰、翠云峰、晴云峰、彩云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主峰青云峰與彩云峰,它們?yōu)楸浪髿埩粼谏巾斏系膸r石,經長期風化形成集險、奇、俊、美于一身的花崗巖奇峰地貌。 到過青云山的人會發(fā)現(xiàn)山坡上和山腳下到處是滾落下來的大塊的巖石,有的落石重達六千余噸。這是典型的崩塌地質災害遺跡,崩塌遺跡對于地質工作者來說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對于游客來說更具科普價值,是人們了解地質災害的最好實物現(xiàn)場,也是對青少年進行科普教育的最好課堂。青云山花崗巖的形成年代久遠,距今約24億年。期間經歷了多次造山運動的抬升及多次斷裂構造的影響,加上長期的風化、剝蝕作用,形成了青云山獨特的地貌景觀。據資料記載,1870年前后,德國、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先后來新泰做過地質調查。 1998年,新泰市政府將青云山劃為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區(qū)。2001年,將青云山、青云湖合并為一體,規(guī)劃為青云湖風景區(qū)。青云湖在青云山腳下,水面開闊,水質清潔,湖岸線曲折多變,港灣、淺灘、小島構成了獨特的湖溪風光。 青云山地質公園緊鄰新泰市,商周時期,新泰曾是杞國國都,相傳“杞人憂天”的典故就發(fā)生在這里,現(xiàn)時常發(fā)現(xiàn)杞人生活的遺跡。新泰歷史悠久,距今約5萬年的烏珠臺人就曾生活在這里,是泰山周圍最早進入文明的地區(qū)之一。 本報記者 陳文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