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樹連芳草,山秀蘊仙境。在文登眾多古跡中,道教全真派發祥地——昆崳山,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遐思無限的世外桃源,是一個見證“文登學”傳承發揚的文化名山。
昆崳山,又名姑余山。主峰海拔922.8米,山脈綿延150多公里,是膠東厚實的脊梁。由于特殊地形地勢,形成了許多天象奇景,如“泰礴日出”、“山市蜃樓”、“古洞煙霞”、“昆崳疊翠”等,古跡遺址、名人史料、碑碣石刻等人文景觀更是數不勝數,如道教全真派發祥地煙霞洞、膠東第一古剎無染寺、王母娘娘洗腳盆等。煙霞洞內有元、明圣旨碑、“銅碑”、邱處機手書石刻,無染寺中有唐昭宗光化四年無染院碑、清光緒年間重修無染禪院碑等。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秀”、“古”、“奇”、“俗”、“幽”并存,體現了昆崳山悠久的歷史文化。北魏大史學家崔鴻在《十六國春秋》里稱昆崳山為“海上諸山之祖”,由此歷代便有“海上仙山屬蓬萊,蓬萊之祖是昆崳”之說。昆崳山一時成為名聞華夏的“仙山圣地”,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秦始皇、漢武帝等帝王,相繼來此拜神求仙,尋找長生不老之藥,更為昆崳山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昆崳山脈綿延至東南一隅,驟然隆起,突兀成峰,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圣經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山上有酷似老子的天然石像,有金元時期摩崖石刻《太上老子道德經》,二者珠聯璧合,恰似天成,玄妙至極,因名“圣經山”,歷來被道家視為大化仙境。道教祖師王重陽在此收邱處機等七子為徒,成為全真派發祥地。
真人已去,留下漫山仙跡,漫山傳奇。昆崳山上道教遺址遍布,是一座天然道教博物館。如“混元殿”、“臥仙石”、“眾仙墳”、“聚仙臺”、“會仙橋”、“老君廟”、“玉皇閣”、“東華宮”、“三清殿”等,至今香火不斷。著名景點達46處之多,可謂滿山皆神話,無處不天機,自古便被譽為人間仙境,游人不絕。仙山傳奇和文人墨寶為古老的“文登學”增添了濃重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