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李潤杰
潔凈的環境,高尚的情操,塑造一座城市最富文明的風骨。隨著春暖花開,聊城市東昌府區拉開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國家衛生城市復審的奮戰大幕。
快字當頭,不等不靠敢擔當
“從發展大局出發,拿出更大的毅力、更大的魄力,知責思為、排難而進,全力實現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打贏國家衛生城市復審迎檢攻堅戰。”3月9日,在東昌府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暨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動員大會上,區委書記榮紅智發出號令,上下“一條心”、全區“一盤棋”,進一步堅定“創則必成”的信心決心。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創城”對于東昌府區群眾來說,并不是一個新鮮的字眼。作為市駐地,東昌府區肩負著創城主戰場的責任。2015年,東昌府區以優異成績通過了全國衛生城市復審;2017年,又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區,并助力聊城市在全省非全國文明城市測評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東昌府區在吹響創建省級文明城市號角的那一刻起,便向著“文明夢想”大步邁進。
6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13個專業小組,100多名工作人員,1天時間內聚齊集中辦公。34名縣級干部,93個區直部門幫包到社區全部到位。東昌府區以最快的反應速度,最扎實的工作舉措,把“創城”工作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全力以赴,扎實推進。從窗口單位到街巷、社區小區,再到五小門店,制定詳細測評標準,實行驗收評比,每周一評比,每周一通報。
全面覆蓋,有為有效穩推進
“以前一直覺著創城就是打掃衛生一陣風,隨著創城的深入,我的認識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終都是老百姓得實惠,人人都應加入其中。”柳園小區居民吳震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說出對目前創城的認識。
無人管理的老舊小區是創城工作的一大難點,在創城的過程中,東昌府區逐漸摸索出了建立業主委員會、黨建組織自治,引進物業管理等長效管理機制,不僅解決了難題,還提升了小區居民居住環境。
創城的變化不只在小區,越來越多的細節催生“質變”。在香江光彩大市場,以往騎電車都難以行進的路段現在變得通達順暢,整齊的隔離欄桿筆直排開,商家經營文明有序。每個行業協會的會長每天都會佩戴著“創城督導”的紅袖章穿梭在各門店,督促各項標準的達標。東昌府區按照“條塊結合”原則,將中心城區劃分為62個網格片區,構建“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無縫隙”的網格化管理格局,建立督查、通報、臺賬“三個機制”,推進網格化、精細化、融合化管理,在精雕細琢中,城市的文明水平不斷取得新飛躍。
人人有責,凝聚群力建家園
3月15日,頂著大風,在柳園街道公園社區,一群佩戴“義務勞動”袖章的黨員志愿者仍然在轄區幫助居民打掃衛生。在創城工作中,東昌府區積極探索建立健全社會化的共建機制,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創建主體的作用。
在古樓街道就活躍著一支強有力的基層工作隊伍,他們被稱為“街長”。創城工作啟動以來,這些“街長”們收集問題信息、調解矛盾糾紛、宣傳政策法規,在整治商業門店占道經營、改善小區環境衛生、監督餐飲門店環保措施落實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如此,東昌府區100余支志愿者隊伍、2萬多名志愿者,都深入社區、鎮村開展志愿活動,文明的花朵綻放在水城各個角落;全區中小學校更是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活動,通過以孩子帶動家庭,家庭帶動社區,社區帶動社會的方式,形成人人參與創建的濃厚氛圍。
既有“硬措施”,又有“繡花功”。東昌府區90萬民眾正以昂揚的氣勢、堅定的信念,織就春風滿城,文明遍地的盛世畫卷。
26日,記者從山東省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7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57μg/m3,比國家下達任務降低了4μg/m3。省環境保護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管言明介紹,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山東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詳細]
記者從省審計廳獲悉,日前,我省2018年省級預算執行審計全面啟動,將重點對省財政廳具體組織預算執行情況、省發改委參與預算資金分配情況、全省地方稅收征管情況、省直部門單位預算執行和績效管理情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等展開審計。 [詳細]
《濟南市人口發展“十三五”規劃》近日出爐。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將達到770萬人,城區常住人口規模達500萬人以上,邁入特大城市行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穩步提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3%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詳細]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司與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編制的《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正式公開發行。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排行榜顯示,北京蟬聯綜合排名榜首、上海位居亞軍,深圳排名第三。[詳細]
據了解,住房公積金失信黑名單,是指經濰坊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審定確認的,未按照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辦理住房公積金開戶、繳存、提取、貸款等業務的合作單位、繳存單位和繳存職工。[詳細]
3月25日,記者從德州市發改委獲悉,日前,德州市冰雪運動裝備及冰雪俱樂部項目、凱盛浩豐德州(臨邑)智慧農業產業園項目、德百旅游小鎮項目等40個項目被列入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