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劉春暖
回眸歷史,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后期的青島,遠離戰亂,社會穩定,商業發達,生活舒適。老青島春節期間老百姓的文化娛樂生活真可謂豐富多彩,那時,老青島人過年時的文化生活除了逛廟會、趕大集、看雜耍和到戲院看戲等傳統活動外,也適時的溶入了到民眾教育館等現代文化活動場所參加春節游藝大會和到溜冰場去溜冰等與時俱進的文化娛樂活動。筆者收藏的1935年部分春節期間出版的《青島民報》和幾張老照片,生動記載了30年代島城市民春節文化娛樂的節日生活。
迎春節舉辦國際化裝溜冰大會
從位于延安一路的中山公園西門進入,青島人熟悉的小西湖近在咫尺。1922年12月,中國國民政府收回青島后,于1923年將“旭公園”更名為“第一公園”。同年開始,對第一公園進行規劃建設,在公園西部造人工湖,湖上建木曲橋和湖心亭,稱“小西湖”。雖然“小西湖”不能和杭州西湖相媲美,但是,給游人們帶來的意境與杭州西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據1934年出版的《青島市政府·行政紀要》記載,1933年冬天,青島市政當局為了提高鍛煉市民體質,在中山公園(第一公園)內的小西湖上籌建了一用于市民冬季健身的溜冰場,這處天然溜冰場由當時的青島農林事務所規劃設計,充分發揮利用小西湖水資源和青島冬季氣候條件。1934年1月初溜冰場建成,溜冰場硬件設施中包括湖邊休息室等;1月20日小西湖溜冰場正式向市民免費開放,成為青島市民冬天鍛煉休閑的一個好去處。舊時青島中山公園曾有“春觀櫻花,夏賞荷花,冬季溜冰”的說法。
今年天氣還算暖和,最低氣溫也就零下十度,往年冬季經常是零下十五六度,有的任務一處置就要兩三小時甚至四五小時,人從云梯上下來,腿都凍僵了,可頭上、手心里卻緊張得冒出汗來。[詳細]
濟南市環保局今年發出“拒絕煙花爆竹,捍衛藍天白云”的倡議,從春節不放或少放煙花爆竹做起,共同捍衛天朗氣清“新春藍”!笔忻颀R先生說,盡管燃放煙花爆竹是春節的一項傳統習俗,但為了讓每位市民能安全過年,他支持少放或拒放煙花爆竹。[詳細]
俗話說,“三六九,往外走”。今天,外出外出走親訪友的客流增加,鐵路、公路交通都迎來運輸小高峰。[詳細]
春節期間,火爆的需求使旅游價格全線“暴走”。2月中下旬后,隨著出行需求的減少,旅游價格有望“跳水”,回歸理性。“我們社在去年12月中旬開始銷售春節檔期的巴厘島、普吉島、塞班島等熱帶海島游產品,今年1月初銷售就基本上結束了。[詳細]
2017年春節即將到來,廣大市民和游客除了做好出游的計劃和準備工作外,還需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謹防旅游陷阱。愛護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和文物古跡,愛惜公共設施,尊重他人權利,選擇健康向上的娛樂活動,爭做文明旅游使者。[詳細]
梁公林、洙泗書院兩處文物景區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周公廟文物景區向周公后裔免費開放,孟母林、孟子故宅兩處文物景區向孟子后裔免費開放,顏廟、顏翰博府、東顏林三處文物景區向顏子后裔免費開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