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王雅淇
新華社濟南1月25日電題:“小棉襖”送棉襖——90后大學生村官李炳春和村里的“一老一小”
新華社記者 袁軍寶
“小李就是我們村里一老一小的‘小棉襖’。”拿到大學生村官李炳春給村里老人們送來的棉襖,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石馬鎮蘆家臺村78歲的蔣行美一臉笑容。
蔣行美嘴里的小李,叫李炳春,1992年出生,2015年8月被選調到博山區石馬鎮蘆家臺村擔任大學生村官。一年多時間里,他和村民一起開發了20畝的扶貧基地,并辦起“青苗”小課堂照顧村里的孩子,用村干部的話說“小村官幫了村里大忙”。
博山,因為山多得名。蘆家臺村雖然靠著美麗的五陽湖,但地處山區,村民整體收入并不高,特別是“一老一小”問題明顯:老人沒有太多收入來源,村里還有30多個貧困戶;不少年輕父母外出打工,村里有不少留守兒童。為此,李炳春干起了“兩大工程”。
首先是開發扶貧基地。李炳春發現,當地山區人均耕地少,種小麥玉米的收入低。為此,他和村干部商量,并征求村民意見,決定把村里荒地利用起來種植經濟作物。說干就干,李炳春擼起袖子和部分貧困戶村民們翻土、開荒,很快就整理出20畝暫時閑置的荒地,今年4月份種上了有機小米、有機黃豆等作物,生產“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的無公害農產品。
“這小伙子戴著眼鏡還有點學生氣,但干起活來卻不含糊!笔Y行美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扶貧基地有了好收成。為了能讓小米、黃豆賣個好價錢,李炳春還給產品定制精美包裝,利用互聯網進行銷售。但畢竟以前沒經驗,銷路并不順暢。為此,李炳春不斷打電話、跑商家,上門推銷,最終把農產品都銷了出去,還賣了個好價錢。
“除去成本盈利2萬元!崩畋航o記者算賬說,基地用工22人次,總工資15600元,最高的拿到4000元,“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就業,促進了脫貧!逼陂g,為了不耽誤給老人們開工資,他還向朋友借錢墊付。
在幫助村民提高收入、盡快脫貧同時,李炳春還辦起了“青苗”小課堂,讓留守孩子放學后有一個更好的學習成長環境。
其中一個孩子母親癱瘓在床,父親在外打工,平時只有年邁的奶奶照看。這個孩子剛到“青苗”小課堂時,性格比較內向,也有些自卑,學習成績不好。除了輔導功課,李炳春還跟這個孩子聊天、去家訪,漸漸孩子的性格越來越開朗,學習成績也從班里40多名上升到了前10名。
過去一年,李炳春不僅輔導孩子們功課,還帶著孩子到五陽湖邊撿拾垃圾、去公園看大熊貓、舉辦趣味運動會,參加國學夏令營……這個小課堂讓孩子們在上課紀律、學習習慣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進,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提高。在上級團組織部門的支持下,“青苗”小課堂現在被正式命名為“希望樂園”。
如今,李炳春這個20多歲的小伙子儼然成了蘆家臺村的“孩子王”。“能幫助小朋友們快快樂樂地學習、成長,讓我這個‘村官’干得特起勁!彼f。
除此之外,李炳春還給村民們發了便民服務卡,村民有什么問題疑問,都可以打電話找他幫忙。幫著村民跑鎮里、區里辦理各類手續成了李炳春的“日常工作”,“有事找小李”也成了村民的新“習慣”。
今年臨近春節,李炳春利用扶貧基地的收益為村里132位70歲以上老人和26名小學生買了新棉衣。“農村人十分節儉,去年冬天看到有位70多歲老人穿著五層褂子,但舍不得買件像樣的棉衣,就想著哪天能給他們都買件棉衣!崩畋赫f。
蘆家臺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毛玉齋說,大學生村官為村里帶來了新思路、新理念,為農村新一輪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小伙子能吃苦、有干勁,村里沒人說他孬,真是幫了村里的大忙!保ㄍ辏
1月17日上午,歷下區執法局、歷下區國土資源分局、姚家街道辦事處聯合行動,拆除了位于二環南路怪坡附近的一處約5000平方米的違章房屋。記者了解到,市中區榜上有名的違建有24處,截至24日上午已拆除了17處,剩余7處將于25日全部強拆完畢。[詳細]
濟南將迎大降溫!而且年初一還會有雨雪!并且還有大風藍色預警! [詳細]
經初步核算并經國家統計局核定,山東省2016年實現生產總值(GDP)67008.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6%。而就產業結構來說,山東第三產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這其中,金融和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功不可沒。 [詳細]
2016年,我省民生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展。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750億元,其中民生支出占78.9%。 [詳細]
新華社記者蘇萬明 青島平度市新河鎮南鎮村的貧困戶王青梅近日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一本當地扶貧部門發放的“扶貧掛歷”。[詳細]
26日,在濟南黑虎泉西路新安裝的3D打印版直飲水臺前,3個出水口已經整整一個月沒有直飲水流出,而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中,直飲水將繼續停水狀態。據了解,安裝在黑虎泉西路、泉城路、大明湖路等路段的直飲水從去年的12月26日開始停止供水,每個取水點都懸掛了直飲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