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王曉亮
責任編輯:趙兵
2015年年底,本報報道了部分老年人因為年老體弱、上下樓不方便,好長時間不能出門的事情,“老樓裝電梯”提案便進了2016年年初的省兩會。最近有部分老人及其子女打來“民聲連線”,詢問這個事進展到什么程度了?卡在哪里了?記者 楊芳 鄭心茹
省城部分老舊樓房沒有電梯,老年人上下樓不方便(資料片)
快90歲的老父親爬不動樓了
李女士很關心“老樓裝電梯”的進展。“去年,濟南市民政局局長到商報接熱線,我還打過電話,當時他答復說‘研究’;后來我看到有委員也寫這方面的提案,但是老樓裝電梯這個事,似乎沒什么進展。”
李女士告訴記者,父親快90歲了,家住五樓,平時想下樓買個飯、到小區里找老朋友聊個天也不行了,因為爬不動樓。“我不在他身邊的時候,堅決不讓他出門,萬一他腿一哆嗦,摔了怎么辦?”
李女士很盼著“老樓裝電梯”這個事能落到實處。“我知道得花不少錢,如果都讓老人自己出錢,可能這個事也辦不了:畢竟老人的錢并不多,還有的住的樓層低,人家也不愿拿這個錢。但我看到外地有政府介入的,財政有撥款,這個事辦起來就容易多了。”
濟南市民林廣田先生也在關注這個事。“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12月7日發出文件《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里面有這么一句話:組織開展多層老舊住宅電梯加裝。”林廣田先生說,文件里寫的很明白,加裝電梯主要通過政府補貼、產業引導和業主眾籌等方式進行。希望相關部門抓緊實施。
難點問題
外地已有破題
老樓加裝電梯,如何讓這件“聽起來好,做起來難”的事情順利踏上快車道?外地又是如何做的?
記者注意到,近期廣州、南京、寧波、北京等地密集出臺了老樓加裝電梯的新政或指導意見。日前出臺的《山東省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將殘疾人居住環境無障礙建設和改造納入城市公共設施配套建設一并規劃實施,開展老舊社區居民樓電梯安裝改造、殘疾人廉價公租房試點工作,多種方式解決殘疾人的基本住房問題。
在我省,繼煙臺確定老樓加裝電梯流程之后,青島近日也通過了指導意見,提出遵循“業主自愿、依法合規、保障安全、政府組織、試點先行、財政獎補”的原則。《濰坊中心城區既有多層居住建筑加裝電梯管理暫行辦法》正公開征求民意……老樓加裝電梯似乎一夜“破冰”,迎來了“春天”。
縱觀外地新政,老樓加裝電梯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均有不同程度地破題,具有借鑒意義。針對“鄰里協調關”,廣州提出可請居委會等第三方協商調解,北京擬不再要求全體居民一致同意。“資金關”方面,南京的做法是“公積金+維修基金+財政補貼”,以拓寬資金渠道。至于備受關注的“審批關”,上海提出減少辦理環節,縮短審批時限,將原46個審批環節簡化為15個,還將培育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第三方服務市場。
濟南正在研究相關政策
記者昨天了解到,為打通老樓加裝電梯的“最后一公里”,濟南已開始研究相關政策。
濟南市房管部門建議多部門牽頭制定政策,在行政審批中心設立專門窗口,對全市既有住宅增裝電梯實施業務指導。濟南市規劃部門建議將這一問題列入為民辦實事計劃,由市政府指定主管部門統一受理,其他相關部門配合審查,最大限度簡化審批流程。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有關部門已拿出意見草稿,初步提出:有加裝電梯意愿的老樓在規劃、建筑技術上可行,不存在安全隱患;滿足加裝電梯與房屋使用年限的經濟合理性,要有消防、質監等部門驗收;在審批方面,將設立開辟“綠色通道”,一站式受理。
看來,在老樓裝電梯這個事上,濟南相關部門已經有了動作。
業內說法
老樓加電梯資金有限
選址等條件也受限制
然而,對于老樓加裝電梯一事,濟南市住房維修資金管理中心主任張平說,這不僅僅是政策的問題,在實際執行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困難。
張平說,按照維修資金相關管理規定,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可用于支付加裝電梯所分攤的費用。“但目前濟南市多層住宅維修資金可用金額平均每棟在10萬元左右。”張平說,現在沒有電梯的多層住宅多是上個世紀建造的房改房,可用維修資金不多,“一部電梯的價格就在10多萬元,再加上安裝等費用,維修資金不夠用。”
除去資金問題,因為老舊樓在當初規劃時沒有電梯的設置,后加裝的電梯在選址上也有條件限制。“加裝電梯是否會影響市容,是否影響住宅安全等等,都需要實地考察。”張平說,此外,對于是否要加裝電梯,主要還是要征求民意,“就和維修資金使用一樣,需要召開聯席會議,有些住在低層的居民因為使用率低或者用不著,不愿意裝電梯。”
除了政策的明確指導,張平認為,解決老年人上樓困難還可以通過房屋交易等市場行為來調劑,“年輕時可能會喜歡住在樓層高一些的住宅,采光等等比較好,等到年紀大了,可以適當考慮換到低層。”
11日16時,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對外發布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并且啟動Ⅳ級應急響應,預計濟南12日空氣質量將是重度污染。這已經是2016年入冬以來,濟南第6次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為了應對冬季霧霾高發,我們在企業減排上又做了哪些工作?我們還能做什么? [詳細]
2014、2015年的中國好人評選,山東均以總人數第一的成績領先全國。截至目前,全國共有9929人上榜,山東就有735人。看到這樣的數字,黨報君只想說,“以后請叫我們好人省”! [詳細]
1992年,在一片反對聲中,濟南老火車站被拆除,在濟南人心頭留下一道傷疤。20多年過去了,復建老火車站的呼聲多次響起,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實現。近期,這一話題再次被提起,并引發廣泛關注和爭議。有人說,復建是在打造贗品,老火車站的歷史和味道復制不來;也有人說...[詳細]
違建強拆后之所以反復重建,在于違法成本太低,也在于部門間聯動程度不高。齊魯晚報·齊魯壹點11日曾報道,青島一戶居民違規搭建陽臺,被房管局凍結了過戶程序。其實,早在2013年,濟南就曾力推此項辦法,但最終未獲通過。但高新區城管局從2013年就堅持實施此辦法,三年下來...[詳細]
昨天,新一輪污染過程到達我省,山東14城市遭遇不同程度的污染。濟南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預計今天濟南的靜穩天氣將有所發展,污染程度加重,“預計濟南以重度污染為主。[詳細]
昨日在省城歷山路南頭,工人正在緊張施工。2008年5月,龍騎天際在濟南實行公共自行車租賃,僅在機場等地設了3個點,然而,該公司隨后就撤資了。令人振奮的是,2011年,平陰縣公務自行車亮相了;2015年,濟南市中區也開始推行公務自行車,隨后章丘也推出公共自行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