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張艷
責任編輯:王曉亮
66.20%市民認為“違臨”建筑產生原因是“追求經濟利益”
48.75%市民認為“違臨”建筑主要用途是“出租營利”
77.65%市民認為“違臨”建筑最大危害是“損害公共利益”
81.10%市民認為“違臨”建筑大量存在導致城市“臟亂差”
73.50%市民認為治理“違臨”建筑應該“早發現、早解決”
當前,違法建筑、違法戶外廣告以及未經審批或超期的臨時建筑眾多,已成為困擾濟南市城市建設、城市管理的“老大難”問題。為此,市委、市政府結合濟南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規劃,把“拆違拆臨、建綠透綠”作為全市一項重要工作,與創城工作統籌推進。為了解市民對城市違章建筑、臨時建筑現象的看法,市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于近期組織開展了《濟南市市民對“拆違拆臨”行動的民意調查》工作,調查結果顯示,“拆違拆臨”工作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96.92%的市民贊成“拆違拆臨”。受訪市民高度擁護“拆違拆臨”工作
記者從市統計局了解到,此次調查時間為2016年12月28日至2017年1月3日,調查對象為歷下、市中、槐蔭、天橋、歷城、長清、高新區居民。調查采用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CATI)與問卷訪問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分層隨機抽取樣本。此次共調查有效樣本2000人,其中電話調查1500人,問卷訪問調查500人。
調查顯示,73.55%的市民知道即將要開展的“拆違拆臨”行動。有86.05%的市民表示贊成“拆違拆臨”行動,10.87%的市民表示基本贊成“拆違拆臨”行動,贊成率合計高達96.92%。全市“拆違拆臨”工作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
市民普遍認為“違臨”建筑危害巨大
調查顯示,對于產生違章建筑和臨時建筑的原因,66.20%的市民認為是“違法者追求單位或個人的經濟利益”。調查顯示,當被問及“您認為違章建筑主要用來干什么”時,48.75%的市民認為是“出租營利”。
調查顯示,市民普遍認為違章建筑、臨時建筑危害巨大。其中,77.65%的市民認為違章建筑、臨時建筑的最大危害是“侵占公共空間,損害公共利益”。
調查還顯示,市民普遍認為違章建筑、臨時建筑大量投入使用,會給城市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其中,81.10%的市民選擇“城市臟亂差狀況難以得到根本改觀”。
七成受訪者建議加大巡查力度盡快解決
城市違章建筑、臨時建筑的拆除涉及多方利益,如何拆除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難點之一。調查顯示,73.50%的市民選擇“加大巡查力度,早發現、早解決”;66.15%的市民選擇“拆除工作要先政府后百姓、先黨員后群眾”;63.95%的市民選擇“一律拆除、不予補償,對困難群眾的幫扶要跟上”。
11日16時,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對外發布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并且啟動Ⅳ級應急響應,預計濟南12日空氣質量將是重度污染。這已經是2016年入冬以來,濟南第6次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為了應對冬季霧霾高發,我們在企業減排上又做了哪些工作?我們還能做什么? [詳細]
2014、2015年的中國好人評選,山東均以總人數第一的成績領先全國。截至目前,全國共有9929人上榜,山東就有735人。看到這樣的數字,黨報君只想說,“以后請叫我們好人省”! [詳細]
青州市一超市生意火爆,晚上結賬時卻發現收到購物款不多,超市老板疑惑之際,發現收銀員有嫌疑。見到事情敗露后,收銀員馬某的哥哥便于1月7日下午,打電話到青州市公安局王墳派出所自首。[詳細]
濟南老火車站設計者的孫女西維亞:復建祖父作品是現在最大的心愿 1908年,年僅24歲的菲舍爾來到濟南,設計津浦鐵路濟南火車站。1912年建成的濟南老火車站,曾經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世界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登上過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建筑類教科書。[詳細]
當山東濟南中央商務區的舊城改造拆到劉大爺家時,劉大爺一時犯了難。采訪中,記者還遇到曾因拆遷問題經常上訪的房先生,如今他則常常幫助遇到征地拆遷問題的群眾了解、運用相關政策。[詳細]
按照鐵路售票規則,距離開車前15天辦理退票的,可“全價”退票,不扣退票費。在發車前一兩天,也會有一波退票,因為此時大家要出行的時間基本已經確定,所以會將多余的票退掉。另根據鐵路部門統計,22:00-23:00是退票高峰期,這時去網上查詢余票,也容易刷到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