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王曉亮
責任編輯:劉美顯
1月9日,膠州市中心醫院產科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準媽媽。27歲的默默(化名)是一位聾啞人,住院當天夜里順利分娩,在長達兩個小時的分娩過程中,醫生和護士都用紙片和默默溝通,與一般產婦不同,默默在分娩過程中并未大喊大叫,而是強忍著劇痛仔細地看著每一張紙條,全力配合醫生,直到女兒降生的一刻她才發出一聲吶喊,這一聲吶喊使得不少醫生和護士動容。
跑遍各大醫院,終于懷上寶寶
1月9日上午,膠州市27歲的準媽媽默默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膠州市中心醫院,看上去與一般夫妻無異的默默夫妻卻是一對聾啞人。“當時其家人主動要求產婦進行剖宮產。”醫院產科主任崔風云告訴記者,當家人被問起為何一定要進行剖宮產時,默默的母親便向崔風云講述了女兒和丈夫的七年求子路。
七年前,默默和丈夫經人介紹相識,雖然兩人都是聾啞人,但是語言的障礙卻不能阻礙兩人相愛,他們很快便走入婚姻殿堂。結婚之后,兩人卻遲遲要不上孩子,為了要孩子他們跑遍全國各大醫院做過各種治療,其中還有兩次嘗試試管嬰兒,但是均以失敗告終。2016年春天,夫妻倆在北京進行長時間治療之后默默終于懷孕,這得來不易的寶寶讓兩家人都非常珍惜。“因為怕無法與醫生溝通,所以家人主動要求剖宮產。”崔風云說,家人的想法她們非常理解。
“你可以順產,我們會用紙條和你溝通”
雖然家人要求剖宮產,但經檢查默默的身體非常適合順產。“我們當時就提醒其家人,能順產的話盡量順產,這對孩子和產婦都有好處。”崔風云說,開始默默的家人還有些猶豫,但是崔風云給默默寫了張紙條:“你可以順產,你愿意順產嗎?我們會用紙條和你溝通。”默默看了看紙條,沉默了一會兒堅定地點了點頭,家人也順從了默默的意思。
當晚8點多,默默一個人走進了產房,雖然身邊不少正在分娩的準媽媽痛苦地呼喊,但是默默的世界卻是平靜的。值班護士宋立燕開始并不知道默默的情況,跟她簡單地講解了一下產前注意事項,但是發現默默毫無反應,后來看到大夫崔風云用筆寫字跟默默交流,宋立燕才明白她的情況。“我當時心里感覺一酸,只是用手拍了拍她,舉起拳頭跟她說加油,她竟然看懂了我的意思,對我點了點頭。”宋立燕說。
疼得汗水直流,她卻一聲未喊
進入產房不久,默默開始分娩,整個產程進展特別快,據宋立燕介紹,默默的宮縮相當頻繁,疼得她汗水直流,但是她竟然一聲都不吭,只是用手緊緊抓住床頭,默默地承受,在醫院工作多年的宋立燕都不免驚訝。“女人分娩也許是世界上最劇烈的疼痛,能不發出一點聲音的產婦我從來沒見過。”宋立燕說。
為了更好地幫助默默生產,宋立燕將一張又一張的紙條放到了她的眼前。“別害怕,我會幫助你,你要配合我,加油!”“躺平,下體用力。”“吸氣、呼氣再吸氣。”宋立燕和同事不停地忙碌著,默默也全神貫注地盯著紙條,生怕錯過一個字。10點22分,隨著“哇”的一聲哭泣,默默的孩子順利降生,是一個健康的女嬰,默默也隨之發出了一聲吶喊,這是默默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分娩過程中發出的唯一聲音。
“你是我見過的最棒的媽媽,你的女兒一定會為你感到驕傲。”宋立燕寫完最后一張紙條放在了默默的身邊,筋疲力盡的默默依然很配合地擺出了一個剪刀手的動作。“祝福這個堅強的媽媽和寶寶一切順利安好。”宋立燕在產房中默默地自言自語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震 通訊員 莊笑琳)
11日16時,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對外發布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并且啟動Ⅳ級應急響應,預計濟南12日空氣質量將是重度污染。這已經是2016年入冬以來,濟南第6次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為了應對冬季霧霾高發,我們在企業減排上又做了哪些工作?我們還能做什么? [詳細]
2014、2015年的中國好人評選,山東均以總人數第一的成績領先全國。截至目前,全國共有9929人上榜,山東就有735人。看到這樣的數字,黨報君只想說,“以后請叫我們好人省”! [詳細]
進到一單元內,記者發現兩部電梯已經停運,電梯門口還張貼了許多告知書。[詳細]
9日,72歲的錢玉田老人再次為歐陽艷麗愛心書屋捐書1000冊。2013年,錢玉田了解到濟寧嘉祥縣23歲的白血病女孩歐陽艷麗,心愿是為農村小學建100個愛心書屋,第二天就用自行車帶著400本兒童讀物,交給了歐陽艷麗的媽媽。[詳細]
8日晚上,4歲半的梁浩然還沒有從參加《中國好少年》比賽的興奮中緩過來,與媽媽一起逛商場,聽到音樂也會跟著跳,特別興奮。張傳貞是濟寧市“小不點”聽障兒童康復中心主任,她退休7年來,共幫助150名聽障兒童做康復訓練。[詳細]
近日,暫住濟南的市民于先生想補辦身份證,卻發現自己身份證還有戶口本都被注銷了。1月11日下午,生活日報記者聯系到于先生在濟南暫住地的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戶口注銷只有戶籍所在地派出所才有權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