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毛德勛
千呼萬喚始出來
作為濟南治堵十大措施的公共自行車項目
11日起從歷山路邁出實質性一步
當天工人在歷山路人行道施工
開挖停車樁基坑
這意味著
歷下區首批1000輛公共自行車
將很快來到咱身邊
記者從歷下區公共自行車項目中標單位——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悉,歷下區公共自行車系統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共設置53個點,1000輛自行車,最快本月27日投入使用。
1000輛自行車老城區占一半
此前,歷下區停車辦專職副主任高殿濤表示,老城區是歷下區的重點區域,交通擁堵比較嚴重,從2015年開始他們下大力氣打造慢行系統,公共自行車也是重要補充,差不多一個點分配20輛自行車。老城區分布相對密集,平均七八百米就有一個點。景區、商業網點周邊都會布點,方便市民購物、旅游、休閑。
今年8月,該項目進入招標階段,12月中旬,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標。本月初,該公司開始進行基礎施工。“最初計劃設置50個點,最后招標時是53個點,1000輛自行車。”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夕要交工
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要求27日也就是除夕交工,但歷下區是老城區,地下情況復雜,路面空間有限,基礎施工難度很大,工期格外緊張。“不過,我們肯定會加班加點,盡量趕在27日交工。”
小編想說,照這個速度,那么,大年初一就可以騎了。
該負責人介紹,基礎施工完成后還要面臨電源難題,這兩個問題解決后,一切都簡單了。“這1000輛自行車運營起來大概需要20個管理人員,我們在招聘工作人員的同時也在選辦公地點。”該負責人說,歷下區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和已投入使用的市中區基本一樣,如果需要,也可以實現鏈接。
濟南公共自行車為什么難產
建立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是濟南市政府2016年為民辦15件實事之一。去年濟南市兩會期間,濟南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列的15件為民實事,其中就有“倡導綠色出行,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設全市建成區范圍內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2016年已結束,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并未如期落實,成了唯一爽約的一件實事。
目前濟南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仍未建成,只在局部進行了試點,如龍奧大廈投放了200輛公共電動助力車,由于只有一個服務點可充電,使用半徑在7公里左右。
市中區于2015年4月底開始試點的公務自行車,目前有500輛車、61個站點,僅限駐市中區政府單位及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辦卡使用,3小時以內免費。統計數據顯示,月均使用3338次,日均使用152次。
章丘的公共自行車2015年7月開始運行,3000輛車、100個站點,到2016年12月底,借出264萬多人次,騎行總里程超過586萬公里。
濟南市區的公共自行車為啥擱淺了?據悉,城區寸土寸金,停車點不易找。此外,斷頭路多,慢行交通體系不成網,也牽扯很多公共利益和多方利益博弈的問題。
11日16時,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對外發布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并且啟動Ⅳ級應急響應,預計濟南12日空氣質量將是重度污染。這已經是2016年入冬以來,濟南第6次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為了應對冬季霧霾高發,我們在企業減排上又做了哪些工作?我們還能做什么? [詳細]
2014、2015年的中國好人評選,山東均以總人數第一的成績領先全國。截至目前,全國共有9929人上榜,山東就有735人。看到這樣的數字,黨報君只想說,“以后請叫我們好人省”! [詳細]
違建強拆后之所以反復重建,在于違法成本太低,也在于部門間聯動程度不高。《規定》中提到,對違法建設需要采取凍結措施的,在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的當日,由市城管執法部門書面通知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門。[詳細]
在使用新風系統之前,該教室內的PM2.5濃度一直在80微克/立方米,打開新風系統后,室內PM2.5濃度開始降低,大概10分鐘之后,PM2.5濃度降到24.3微克/立方米,約20分鐘后,濃度下降到17.5微克/立方米。在一個未安裝新風系統的教室中,PM2.5濃度的改善,相較于室外來說會比較滯后。[詳細]
臨沂費縣12歲男孩張富,在留下遺書半夜翻墻離家38天后,12日凌晨1點多,其父親接到臨沂市蘭山區警方通知,趕到臨沂市南坊社會救助站,接回了張富。張勇說接到兒子后,看到他還穿著離家時的那身衣服,人又臟又瘦。[詳細]
11日16時,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對外發布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并且啟動Ⅳ級應急響應,預計濟南12日空氣質量將是重度污染。“一企一策”中的73家企業涉及6大重污染行業,包括山東華志混凝土有限公司、山東水泥廠有限公司、濟南裕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