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張艷
責任編輯:石慧
9日,霧霾消退,但空氣質量仍為中度污染。記者王鋒 攝
9日清晨,濟南終于迎來久違的陽光。省環保廳新聞發布會在濟南召開,通報了這輪難纏的“跨年霾”的離開。從污染程度上來看,這輪“跨年霾”不如2015年同期,但給人的感覺卻是今年的更嚴重。這是為什么?從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濟南的空氣到底經歷了什么?
[問題1]濟南“跨年霾”到底有多嚴重?
從環保部數據記錄來看,去年12月28日至今年1月8日,濟南基本每天都處在重度及嚴重污染中,其中有3天AQI(空氣質量指數)達到最高級別的“嚴重污染”,AQI最高的一天出現在1月5日,數值為416。其實2015年12月濟南也遭遇了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圣誕霾”:2015年12月19日至25日,濟南處于重度及嚴重污染中,其中嚴重污染天數達4天,有兩天AQI超過400,12月24日AQI高達496,接近爆表。
如果從強度來看,最近這輪“跨年霾”從污染程度上不如2015年同期,但感覺上,今年霧霾卻更嚴重。對此,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分析,受大霧的疊加作用影響,市民在感官上可能覺得這輪霧霾更嚴重。特別是自1月2日以來,濟南、德州、聊城等市近地面水汽含量明顯增加,大部分時間相對濕度維持在90%以上,加之地面溫度比低層大氣溫度偏低,風速小,強逆溫層持續,出現持續性濃霧天氣,濃霧與累積的污染物疊加融合,加重了空氣污染程度。
[問題2]為何南部山區能“獨善其身”?
在這輪霧霾天氣中,灰白色成了“朋友圈”的主色調。在主色為灰白的“大秀”中,卻出現了南部山區藍天白云這樣的“清流”。在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省環保廳區域協調處副處長趙輝分析,濟南南部山區跑馬嶺監測點為“清潔對照點”,它代表著濟南在幾乎不受人為因素影響條件下的空氣質量情況。南部山區地勢較高,高于冬季逆溫氣壓層,因此可以“獨善其身”。
通報會上,省環保廳工作人員展示了這輪天氣的逆溫層,1月5日8時的濟南,近地面位置氣溫隨著高度升高而降低,在海拔不足1千米的位置,氣溫隨著高度升高而升高,出現了一段逆溫層,就像一個大鍋蓋,把市區污染物牢牢罩在里面。
[問題3]不靠天,濟南“氣質”如何改善?
濟南市環保部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蘭州的地形和濟南類似,甚至比濟南的地形更不利于污染物擴散,氣象條件和濟南類似,同屬于北方城市。而近年來,蘭州治理空氣污染取得的成績更為明顯,經過最近三五年治理,2015年底蘭州還在巴黎氣候大會上獲得今日變革進步獎。
據公開報道稱,蘭州市燃煤供熱鍋爐及其污染物“雙清零”行動全面啟動,所有燃煤供熱鍋爐全部查封,具備條件的進行拆除。啟動低標號燃油的退市工作,并逐步開始禁止銷售90號及以下低標號燃油。還成立了蘭州市公安局環境保護分局……一系列措施發揮作用。濟南目前也在從燃煤清潔化、工業搬遷改造、城市精細化管理等方面入手,治理思路也借鑒了蘭州做法。“濟南當前工業、人口、供暖、機動車等污染源集中在市區,其實排放量相對來說不是重點,重點是污染源集中在市區,排放強度太高。優化產業布局等治霾措施還要深入、持續推進。”濟南市環保部門相關人士認為,隨著十大措施的持續推進,相信濟南的空氣質量也將取得較為明顯的改善。
[問題4]霧霾來襲,應急措施是否有效?
2016年12月29日,山東省啟動今冬首個省級重污染紅色預警,濟南、德州、聊城啟動一級響應措施。在濟南這次應對中,市民王先生表示疑問,發布紅色預警后,為何應急響應要滯后一天?對此,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稱,紅色預警是根據省級指令,結合濟南實際提前發布的,留出一天是給企業、工地等需要執行響應的單位企業留出反應時間,使得應對重污染天氣的措施更加科學。
據省環保廳通報,截至1月8日,各級環保、公安、住建等部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5071人次,檢查企業23352家次,巡查工地14098家次,各地先后停產企業1932家,停工工地2953個,限產企業2152家。那么此次應急措施和檢查是否起到作用?對此,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說,此前環保部門預報山東“部分”城市會出現AQI爆表的情況,而實際上只有“個別”城市出現了短時爆表,通過應急措施,出現了“一詞之差”,污染程度得到了控制,應急響應發揮了作用。
●相關新聞
“跨年霾”前腳剛走明天下午又來一輪污染
新一輪霧霾“急性子”不打算久留
9日的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這場“跨年霾”的情況,也透露了一條壞消息:從11日下午開始,山東又將迎來一輪污染過程。
[霾情回顧]“跨年霾”16城市26次預警
2016年供暖季以來,山東共經歷了9次重污染過程,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11月4次,12月5次。重污染的持續時間211天不等。去年12月18日那次的污染程度最重,出現了多個城市AQI爆表的情況,12月28日這次持續時間最長,重污染持續了12天。
“從去年12月28日我省西部開始出現重污染,到今年1月9日西部開始緩解,我省迎來了2014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重污染過程。”山東省環境信息與監控中心預警室副主任曲凱分析,被稱作“跨年霾”的這輪重污染天氣有兩個特點:持續時間長、污染范圍廣。
據介紹,這次過程全省整體持續了12天。其中,長時間的重污染主要發生在魯西北地區,聊城市有11天達到重度污染,也是本次過程持續時間最長的城市,其他城市持續了2-7天不等。全省17城市均不同程度出現了重污染過程。
自去年12月28日以來,山東先后有16個市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26次,其中有3次為紅色預警。
[污染分析]污染排放是根本原因
“不利氣象條件是重要原因,污染排放是根本原因。”曲凱說,山東省產業機構重,環境容量小,每到冬季供暖期間,隨著本地污染排放增多,一旦遇到不利的氣象條件,污染物不利擴散,并且不斷積累,大氣環境容量很容易飽和,發生重污染,而冬季的不利氣象條件較其他季節更加頻繁,所以冬季重污染多發。
這次過程的不利氣象條件主要有氣溫偏高、濕度較大、冷空氣活動少、強度弱、霧日偏多,綜合導致了包括山東省在內整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整體上呈現長時間的靜穩狀態。從氣溫來看,去年12月全省平均氣溫為2.4℃,較常年偏高1.8℃,比上年偏高0.5℃,為200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值,這樣的氣溫狀況容易帶來逆溫過程。
從濟南環保、氣象部門的預測來看,10日空氣質量仍不會出現特別顯著的改善,預報空氣質量指數類別總體上或為中度污染級別。
從11日下午開始,山東省將迎來新一輪污染過程,初步預計下次過程持續時間較短,污染程度不高,具體趨勢分析省環保廳部門表示將在10日發布。
省紀委常委與58名廳局級黨政正職廉政談話。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反映問題線索32487件,談話函詢3300件次,給予紀律輕處分17508人、重處分10158人。持續保持遏制腐敗高壓態勢。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106247件次,立案26780件,處分27666人,其中廳局級干...[詳細]
9日,山東省環保廳針對此次持續12天的重污染天氣召開新聞通報會,從2016年供暖以來,山東已出現9次重污染過程,剛剛散去的自2016年12月28日以來的霧霾共持續12天,是2014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霧霾天氣。受冷空氣影響,明天下午,新一輪霧霾又將來襲,不過預計威力不大。新聞...[詳細]
違建有多種類型,有的是私人搭建,有的是企業修筑,還有的甚至是政府機關所為。在首批288處待拆除違建中,這幾種類型的違建均有涉及。這其中,有的街道辦選擇從自己下手,先拆除政府修筑的違建,力圖為整個工作打下基礎。 [詳細]
最近章丘的房子賣火了,上周圣井新區一樓盤開盤,100多套房源一套不剩,除了章丘撤市劃區的因素之外,購房者又多了一個“利好消息”,那就是網傳山東大學要東遷章丘繡水河西岸。 [詳細]
這幾天的霧霾低溫天氣給交通出行帶來了安全隱患,本身這樣的天氣開車就要小心,可有的司機竟然還酒駕,德州禹城一位司機因此釀成慘劇。禹城交警大隊副中隊長胡臺風:“由于肇事車輛車速過快,路面濕滑,加之肇事駕駛人又酒后駕駛,操作不當是導致本次事故的全部原因。[詳細]
濟南一老人因為總擔心自己的老房子被鄰居拆掉,1月9日下午手持磚頭找鄰居理論,鄰居由于害怕出現意外而報了警。接警后,在附近巡邏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發現有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正手拿磚頭,在和他的鄰居王大爺比劃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