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張艷
責任編輯:王曉亮
堵車,是濟南人最頭疼的一件事。那堵車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記者先來到了擁堵的山大路,濟南山大路,是對山大路科技商務區的俗稱。該商務區是濟南市最大的信息技術產品集散地,共有各類企業約2822家,從業人員35000余人。
人機混行是擁堵另一重要原因
記者在這里發現,山大路本身就只有兩個車道,所以平時上下班高峰期的時候,就非常容易造成堵車的現象。但是我們還發現,很多的私家車經常會把車停放在路邊,臨時停放的這個時候,就會造成這個擁堵更加的嚴重。
人員密集,早晚高峰車流量大,車道較少,違停,亂,F象嚴重,不可避免的帶來交通擁堵,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機混行。
山大路,曾在一個月內連發3起交通事故,導致3人死亡。除了道路過窄,行人較多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山大路沒有設置非機動車道,這就使得兩輪的車輛“無路可走”!多起交通事故的發生,又賦予了山大路又名奪命路的稱號。
與山大路有類似情況的還有濟南建設路。建設路附近分布著多個小區,周圍店鋪林立。同時建設路北至經十路,南至南外環。早晚高峰時候,電動車和自行車往往與汽車同行。
據居民們說,這里原來是五車道,現在改成三車道了。原來自行車道在上邊,現在放底下去了, 所以汽車更堵了。
馬路窄,人員集中,車輛多,規劃落后,成為了許多市民抱怨的對象,面對交通擁堵的現狀,軌道交通也就成為了市民期待的一件事情。
治堵 市民首選發展公共交通
最近,記者整理了一份濟南堵車原因調查排行榜,總共有4323人參加了我們的調查問卷,從這個調查榜上大家可以發現,多條道路同時施工,公共交通不發達,是名列前茅,再就是道路規劃不合理也是大家吐槽的主要對象。
根據堵車原因的排行榜顯示,有2594名市民認為,濟南成為堵城的主要原因在于:多條道路同時施工,城市道路規劃不合理,公共交通不發達三個方面。人數分別是1006人,952人和936人。
因為車多,修路多,造成的道路擁擠已經成為泉城濟南不爭的現實,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情況,在記者的調查問卷當中,有很多市民則是希望能在制度上找到治理擁堵的出路。
除了無法改變的客觀現實狀況帶來的交通擁堵,許多市民也都覺得,交通擁堵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更多的時候應該從個人做起。比如文明駕車,選擇公共交通等等方式。
記者海采了大概有100多位市民 發現大家選擇最多的治理濟南堵車現象的措施,有這么幾個,第一個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第二個是錯時上下班,第三個是增減公共停車場,還有就是提倡綠色出行。
過去一年,數不勝數的危急案件匯集到110指揮中心,全省各級110報警服務平臺共接報警電話2100余萬起,平均一天6萬個,搶險救災30余萬起,救助群眾62.8萬人次,直接破獲違法犯罪案件3.1萬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7萬余名。 [詳細]
據山東省氣象臺預計,新的一周,盡管沒有明顯的降雨過程,但影響我省的冷空氣頻繁。活躍的冷空氣能打破靜穩天氣,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久困霧霾的我終于放心了!希望新的一周,隨著空氣質量的改善,大家心情也能棒棒噠。 [詳細]
章丘棗園街道的皇先生是抗美援朝老軍人。2017年1月2日9時許,章丘棗園派出所民警接到群眾呂某報警,稱其岳父皇先生被以買保健品的名義騙去了22000余元現金,騙子現正在其岳父家中。2017年1月4日9時許,濟南市章丘區棗園街道辦事處賈莊村民呂某夫婦將一面寫著“扶弱助老,...[詳細]
去年,濟南的多項經濟指標在全省或者副省級城市當中都排在前列,體現了經濟中心建設的“勢頭”,但也存在經濟規模不大、工業規模不大、服務業層次不高、縣域實力較弱等問題。濟南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忠林在安排部署推進“四個中心”建設、“五項重點工作”和2017年經...[詳細]
去年12月12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曾以《15歲男孩患再障七年,花掉上百萬》為題,報道了東平男孩崔博文與病魔斗爭的故事。7日晚上9點半左右,崔博文醫治無效去世,崔衍申第一時間撥通了濟南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懷著沉重的心情,他簽署了捐獻遺體的協議。[詳細]
夜間最低氣溫:魯西北、魯中山區和半島內陸地區-4℃左右,其他地區-2℃左右。北風,渤海5~6級,渤海海峽、黃海北部和中部5~6級增強到6~7級陣風8級;半島地區4~5級陣風7級,其他內陸地區3~4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