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一戒煙門診被藥廠停送藥品 "無煙"任重道遠
2012-05-31 06:53:00 董海蕊 彭彥偉 來源: 齊魯晚報 我要評論
[提要] 本報記者 董海蕊 彭彥偉 今天是世界無煙日,記者在我省多個城市調查發現,醫院、商場內鮮有吸煙者,但餐館等一些室內公共場所仍有很多煙民在吞云吐霧。青島市立醫院本部二樓的內科門診2號診室就是戒煙門診,診室前沒有任何標識,前來就診的病人也都是呼吸道方面的病人。

5月30日,在齊魯醫院無煙樓門口,吸煙者在醒目的電子提醒牌下抽煙。 本報記者 周青先 攝

青島一醫院戒煙門診,5個月只有幾人來咨詢。本報記者董海蕊攝
本報記者 董海蕊 彭彥偉
今天是世界無煙日,記者在我省多個城市調查發現,醫院、商場內鮮有吸煙者,但餐館等一些室內公共場所仍有很多煙民在吞云吐霧。幫助煙民戒煙的醫院戒煙門診也形同虛設。“吸煙有害健康”,少吸一棵煙,健康自己,也健康他人。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衛生部修訂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也已經實施一年多了,明確提出在室內公共場所禁煙。記者在青島、日照、濟南等地采訪發現,網吧、餐館雖有禁煙標識,依舊難敵煙民“煙癮”。而醫院的戒煙門診也形同虛設。在青島市立醫院戒煙門診,今年以來僅有5人前來咨詢,遭遇有門診無病人,醫藥公司停止送藥的尷尬局面。
近年來,不少醫院都設立了戒煙門診,然而記者調查發現,戒煙門診“門庭冷落”。
青島市立醫院本部二樓的內科門診2號診室就是戒煙門診,診室前沒有任何標識,前來就診的病人也都是呼吸道方面的病人。在齊魯醫院日照分院戒煙門診了解到,雖然門診設立一年多了,但前來咨詢的人非常少,“有咨詢的也是病人在看病時閑著沒事隨口問一句,不是專門奔著戒煙來的。”一位醫生介紹。
“原來門口掛著戒煙門診的牌子,但成立以來基本沒人來就診,就撤了。”正在青島市立醫院2號診室接診的呼吸科醫生韓秀迪說,她從去年三月份就在戒煙門診工作。在診室一個角落里有一塊“戒煙門診”牌子,上面落滿了厚厚的灰塵。
“有門診卻很少有人來咨詢,有藥物卻沒有病人。”韓秀迪說,一直以來,戒煙門診就面臨著有門診無病人、有藥物無病人的尷尬局面。“前來咨詢的人并不是很多,而真正想過來治療的就更少了。”韓秀迪介紹,今年以來,門診只有5個人前來咨詢戒煙的知識,去年以來只有一個人前來開藥進行戒煙。
“戒煙門診主要是依靠藥物輔助戒煙。”韓秀迪介紹,服用藥物最少也要持續三個月,而兩盒藥物要五六百塊錢,一盒只能服用1周左右。“不過現在醫院也沒有了這兩種藥物。”韓秀迪介紹,因為長期沒有人前來開藥,醫藥公司的人也就不再繼續往醫院送藥了。
日照市人民醫院呼吸科一醫生也有著同樣的困惑和尷尬,他無奈地說,“戒煙主要靠自己的意愿,如果自己內心不想戒就算來咨詢也沒用。”
□延伸調查
醫院: 門口警示屏前,煙民吞云吐霧
“現在大廳里基本上見不到吸煙的人了。”青島市立醫院導醫臺的護士說,醫院在顯眼的地方都張貼著“本醫院是無煙醫院”的標識,加上醫院的宣傳和戒煙監督員,現在很少有人會在醫院大廳里吸煙。
在醫院門診大廳外,記者碰到正在吸煙的市民孫先生,孫先生說,他有十幾年的煙癮了,“公共場所不讓吸煙還能接受,而且大部分地方也會專門設置吸煙區,實在沒有吸煙區,還可以去衛生間。”在海慈醫院做清潔工的黃大爺介紹,他打掃衛生間時,經常會在小便池內發現煙蒂。
在濟南齊魯醫院病房樓的大屏幕上,盡管滾動著吸煙有害健康的提醒語,但門外仍有人在此抽煙。
青島臺東附近一家商場的管理人員介紹,“即使有人吸煙,我們發現后,只要提醒,顧客便會主動將煙熄滅。”在日照市長途汽車總站大廳,記者也沒遇到吸煙的市民,但很多乘客一出候車廳便隨手掏出煙來,“不好意思在里邊吸煙了,感覺挺丟人的。”一位煙民說。
網吧: 掛著禁煙標志,網管照抽不誤
30日上午,記者走進青島臺東一路一所網吧,剛進網吧就聞到一股嗆人的煙味。上網的30多人中,有10個人手中夾著香煙。該網吧的網管手中也夾著一支香煙,而在他身后的柱子上還貼著“禁止吸煙”的標識。“沒人管,我自己都吸煙了,還能管別人?”該網管稱,上網吸煙是很多人的習慣,網吧不可能制止他們。
除了網吧,記者調查發現餐館也是吸煙重災區。30日中午,青島臺東一家餐館,幾位正在就餐的顧客正在“吞云吐霧”。“我們一直張貼著禁止吸煙的標識,但顧客吸煙了,我們也不好去制止。”餐館的服務員一臉為難地說,不讓顧客吸煙,顧客就可能選擇別家餐館就餐,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損失。另一家餐館的店主說,他們更多是寄希望于顧客自己主動禁煙。
在日照林海小區南門一網吧,雖然有禁止吸煙的提醒牌,但每臺電腦前都放有煙灰缸,而且吸煙的人隨處可見,“沒辦法,來上網的基本都是青年,吸煙的占很大一部分,你不讓吸會影響生意。”網吧老板介紹。
聊城寧養院:所收男肺癌患者均有吸煙史
本報聊城5月30日訊(記者 王尚磊) 30日,記者從聊城市寧養院了解到,該院收治的男性肺癌患者均有吸煙史,有的患者煙癮大,肺癌晚期了還忍不住要抽煙。
聊城市寧養院作為一家完全公益的醫療機構,已經免費為250多名貧困晚期癌癥患者提供了醫療救助服務,其中約有一半是肺癌患者,其中50名男性晚期肺癌患者均有吸煙史。
寧養院主任高杰介紹,二手煙對身體的危害不能忽視,收治的女性患者中也有個別患肺癌,這些患者的家屬是長期吸煙者。
針對吸煙誘發癌癥對身體造成的危害,高杰舉了個案例。52歲的侯明(化名)吸煙30多年,最多時一天吸40多支煙,今年被檢查出是肺癌晚期。高杰說,侯明吸煙上癮,在經常咳嗽的情況下還要吸一兩支煙。
聊城疾控中心戒煙門診:300多人戒煙真戒掉的僅幾人
本報聊城5月30日訊(記者 王尚磊) 記者從聊城市疾控中心戒煙門診獲悉,根據戒煙檔案記錄顯示,自2008年5月31日免費開放至今,已有300多人填寫戒煙檔案參加戒煙,其中年齡最大的近70歲,最小的19歲,真正能戒掉煙的也僅有幾個人。
戒煙門診的醫生齊萌介紹,有相當一部分戒煙者在治療過程中放棄。成功戒煙的占極少數,而且是年輕人。“根據診斷統計,戒煙的人分兩種:一種是被厭惡二手煙的家人逼著來的,另一種是工作環境不允許吸煙。” 齊萌介紹,戒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控制好第一支煙很重要。不少吸煙的人缺乏體育鍛煉,戒煙可以從轉移注意力、增強體育鍛煉等方面開始。最重要的是要樹立信心。
齊萌說,戒煙難是因為煙民對尼古丁有依賴性、尼古丁長期刺激中樞神經導致的。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