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環境管理向揚塵“宣戰” 揚塵排污收費
2012-03-02 07:35:00 王亞楠 來源:大眾日報 我要評論
[提要] 揚塵現已成為許多城市環境治理的頑疾,不僅影響空氣質量,妨害人類健康,還大大降低了居民的“幸福指數”。以往多年的治理實踐表明,與另外兩類主要大氣污染——工業污染、機動車排氣污染相比,揚塵污染治理特別“難”。
□記 者 王亞楠
通訊員 王靜雯 報道
本報濟南3月1日訊 “揚塵治不治得了,本質上就是考驗一座城市的環境管理水平!”今天,是《山東省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實施的第一天,省環保廳廳長張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揚塵污染是影響空氣質量的禍首之一,已經占到整個大氣污染的三分之一強,我省建設生態山東、攻堅大氣治理,治理揚塵污染是要首先打響的一個“重要戰役”,而突破口就是提升“環境管理”水平。
揚塵現已成為許多城市環境治理的頑疾,不僅影響空氣質量,妨害人類健康,還大大降低了居民的“幸福指數”。以往多年的治理實踐表明,與另外兩類主要大氣污染——工業污染、機動車排氣污染相比,揚塵污染治理特別“難”。
“難”在涉及的點多面廣。城建投資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增加,但揚塵控制措施卻沒能及時跟上;日益增加的來往車輛產生大量道路交通揚塵;不科學的環衛清掃方式又極易造成地面二次揚塵等。其防治涉及環保、建設、城管、交運等眾多部門,在渣土漏撒、拆遷揚塵、裸土覆蓋等控塵難點,還存在監管空白。
“揚塵治理說難不難,關鍵是從環境管理上下工夫!”張波告訴記者,揚塵控制不存在高難度的技術問題,關鍵在于管理,要滲透到工業企業、建設工地和城市管理等各個方面和每一個細節。
以前,雖然相關法律法規對揚塵污染防治提出了一些要求,但多是原則性規定,針對性不強,約束力不夠,這是我省和全國多年來城市揚塵控制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省法制辦副主任陳公雨認為,出臺實施《辦法》,“就是在對癥下藥”,可以破解多年來城市揚塵污染控制的難題。
據悉,《辦法》是在省有關部門近一年調研的基礎上形成的,明確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制,將揚塵防治列入項目環評,對產生揚塵污染的企業實行揚塵排污收費制度,并將對17個市乃至140個縣市區揚塵污染治理、大氣改善情況進行綜合排名,對于揚塵污染嚴重、長期得不到明顯改善的政府或企業,環保部門將停批或緩批其新上涉及排氣的工業項目。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