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念起淺層地熱“省錢經”
2011-10-01 08:27:00 張璐 來源:齊魯晚報 我要評論
[提要] 章丘近郊山東省淺層地熱研究推廣中心。早在2010年,山東省地礦局就對山東淺層地熱能資源進行了一次初步調查,其結論為:山東淺層地熱能資源豐富。但調查結果同樣顯示,目前山東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總體規模較小,利用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總面積不足2000萬平米,這與山東淺層地熱大省地位并不相符。

工作人員正在檢測地熱數據。 本報記者 張中 攝

章丘近郊山東省淺層地熱研究推廣中心。 本報記者 張中 攝
本報記者 張璐 通訊員 秦幸福
山東淺層地熱能資源豐富,全省城區每年可開采的淺層地熱能的資源量,相當于218億噸標準煤,是目前山東省煤炭年產量的100多倍。而且山東四季分明、溫差大,極其適宜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目前山東已有園博園主展館等多個大型工程采用地源熱泵系統,近幾年山東淺層地熱井數和地熱供暖面積大幅增加,但與北京、天津、沈陽等地相比,山東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依然滯后,淺層地熱熱山東依然任重道遠。
根據山東省地礦局地質勘查處研究員康鳳新的解釋,淺層地熱能是指蘊藏在地表以下200米范圍內的巖土體、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可以開發利用價值的熱能資源,這種劃分將淺層地熱能與傳統的深層地熱能區分開來。
“簡單地說,淺層地熱能利用原理就是將地表面與地下溫度的差通過地源熱泵技術提取出來,用于室內取暖或制冷,既環保又節能,是前景廣闊的環保項目。”山東建筑大學熱能工程學院院長刁乃仁教授在一次接受采訪時稱。而住房與城鄉建設部今年3月下發的《關于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通知》中,淺層地熱能被列為重要的推廣對象,與其他可再生能源并列,被明確要求提高在建筑用能中的比重。
全國一流的淺層地熱能示范園
章丘近郊山東省淺層地熱研究推廣中心,有一個灰白相間的院墻,四四方方的院子,為了防塵,院墻上特意罩上一層玻璃幕墻。“我們把這個四合院叫做淺層地熱能示范園”,9月27日上午,山東省地礦工程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山東省淺層地熱研究推廣中心副主任常久春說,“毫不謙虛地說,這個示范園硬件配置在全國是一流的”。
新落成不久,這個示范園到目前還在調試過程中,不過掛在院落照壁上兩張碩大的示意模板還是說明了這個示范園的獨特。推廣中心地熱能工程公司設計工程師黃峰打開手中的遙控器,示意模板上流動的燈光形成了一個循環。“我們采用的是土壤熱源地源熱泵系統,”黃峰指指點點地介紹,“簡單地說就是將幾組U形管埋入地下,系統利用冬天、夏天地下與地表的溫差,轉化成能量,夏天制冷、冬天供暖。”
抽取淺層地熱能的幾組U形管,埋在院子里的空地里,而組合了壓縮機、膨脹閥、四通換向閥、冷凝器、蒸發器等的地源熱泵機組整合在一起,安放在四合院的西廂房里。正屋里,一臺計算機實時收集、監控水流、地下溫度場的變化。“首先這是一個示范工程,讓人對地源熱泵有直觀的印象。”常久春總結,“其次是對淺層地熱開發利用的數據收集,這個試驗室即將進行的測試,將為山東乃至全國淺層地熱的研究和推廣應用提供最基礎、最準確的數據。”
山東淺層地熱儲量大使用少
9月17日到18日,全國地溫(熱)資源開發與地源熱泵技術應用研討會在濟南召開,包括中科院院士汪集旸、中國制冷學會副理事長吳元煒以及來自京、津、滬、魯、蒙、川等20個省市區的相關專家、業界人士參加了這次會議。“規模大、檔次高”,省地礦局地質勘查處研究員康鳳新如此評價,“目前國內地熱方面權威大都到場。”
會議結集出版的論文集有40余篇,幾乎囊括了國內地熱推廣應用的最前沿研究。但論文集開篇部分———地溫(熱)資源與利用篇的10篇論文中,有9篇著重闡述淺層地熱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僅剩的一篇,探討的則是深、淺層地熱如何綜合利用。省地礦局的一位負責人因此評價,“與傳統的深層地熱相比,淺層地熱更受關注,雖然現在關于淺層地熱依舊存有爭議,但爭議局限于如何科學、健康、可持續開發利用,專家普遍認為,以地源熱泵為代表的淺層地熱提取技術已經成熟,淺層地熱大規模、大范圍的開發利用顯然已成為一種趨勢。”
康鳳新稱如此高規格的地溫(熱)研討會議在山東召開,與山東地熱近年的快速發展有直接關系,“山東地熱能資源豐富,近年來深層和淺層地熱能研發利用的速度迅猛,淺層地熱井數量以及淺層地熱能供暖面積大幅增加”。但讓康鳳新遺憾的是,與北京、天津、沈陽等地相比,山東在地熱能資源利用特別是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方面依然滯后。
早在2010年,山東省地礦局就對山東淺層地熱能資源進行了一次初步調查,其結論為:山東淺層地熱能資源豐富。省地礦局的初步測算結果是,全省城區每年可開采的淺層地熱能的資源量相當于超過218億噸標準煤,是目前山東省煤炭年產量的100多倍,而且山東四季分明,年內溫差較大,最為適合開發利用。
但調查結果同樣顯示,目前山東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總體規模較小,利用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總面積不足2000萬平米,這與山東淺層地熱大省地位并不相符。與之對比,2010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就有超過8000萬平米的建筑物采用淺層地熱能制冷采暖。而按規劃,沈陽2011年淺層地熱能供熱總面積將達到6500萬平米,約占沈陽供熱面積的33%。
三成已建住宅采用淺層地熱
受相關部門委托,2010年山東省地礦局調查撰寫了《加強山東省淺層地熱能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其中列舉了包括淺層地熱能資源開發經濟實惠、淺層地熱能資源開發有利節能減排、淺層地熱能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巨大等數條有利因素。《意見》中特別提到,測算后數據顯示,如果我省已建住宅的30%采用淺層地熱能制冷供暖,每年可節約用煤13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00萬立方米,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2萬噸,減少煤塵排放10萬噸。
地熱的開發利用存在的巨大潛力也為職能部門所關注,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上,國土資源部相關負責人稱,“我國將從開展淺層地熱能調查、開展全國重點地區資源潛力調查、啟動干熱巖資源潛力評價等方面推進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則表示,在提高資源開發利用的前提下,山東省將繼續推進地
熱能資源的開發利用,讓地熱能資源逐步為社會公眾熟知。
淺層地熱能推廣的障礙
按照常久春的說法,2009年3月成立的山東省淺層地熱能研究推廣中心,隸屬山東地礦工程集團公司,是目前山東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的“龍頭”,負責全省的淺層地熱能的勘查評價、開發利用技術研究及推廣,并通過全省淺層地熱能勘查評價、開發利用示范工程建設,促進全省地熱能資源的開發利用。常久春稱,以地源熱泵為代表的淺層地熱能利用已經逐漸被山東認可,目前山東已經有多個大型工程采用他們施工的地源熱泵系統,典型代表有園博園主展館、省地質博物館資料檔案館、省環保監控綜合樓等。
同時,淺層地熱能在山東的大范圍推廣還面臨很多挑戰。常久春稱,雖然地源熱泵使用起來費用低廉而且節能環保,但初投資高讓許多社會用戶望而卻步。根據測算,與目前普遍采用的冷水機組+城市熱網相比,地源熱泵系統每平米初投資要高60元左右,常久春說,“如果是一個大型居住區,初投資增加的資金更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此外,淺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還面臨如何保證科學利用和可持續利用的問題,常久春認為這需要職能部門設置提高進入門檻,加強監督和監管。而目前在這方面政策缺位太多,行業內良莠不齊,粗制濫造的工程也時有出現。
省地礦局地質勘查處研究員康鳳新舉例說,“沈陽為了強力推廣淺層地熱能使用,政府設立專門的辦公室,強力推廣,同時出臺政策規定,符合條件的新建房地產項目,必須采用地源熱泵供暖,否則不予審批”。康鳳新因此認為,山東雖然也出臺了一些扶持的政策,但相比發達省份力度顯然不夠,如果政府在減免稅費等方面出臺相應措施,山東淺層地熱能大范圍推廣和應用時間將大為縮短。

更多新聞
- 濟南一次性推出13宗土地 10宗位于西站附近
- 濱州大由村村主任自掏1500萬改善村莊面貌
- 十一黃金周期間山東多是晴天 3日氣溫較低
- 山東省所有公共圖書館年底全部免費開放
- 青島推衛生系統信息化 兩年后看病將"一卡通"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