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講故事"獲取同情 電視假尋親街頭真騙錢
2010-12-15 07:43:00 作者:杜洪雷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民警正在詢問羅某
電視上講述苦難身世以及悲情尋親路,獲取市民同情,然后再到街頭騙取市民的錢財,來自湖南衡陽的一名殘疾男子先后在全國八個城市用此伎倆騙取20余萬元。近日,羅某在濟南再次玩弄這套把戲時,結果栽了跟頭。
12月11日,一名自稱李建的殘疾青年在濟南港溝的一個小旅館中住下來。拄著鋼鐵單拐的他很快便引起了旅館老板的注意。交流中,李建講述了自己的“悲慘身世”,并表示自己是“來濟南尋找親生父母的”。
好心的旅館老板聽了后,很受感動,為幫助李建,旅館老板撥打了省城某電視欄目的熱線,講述了李建的遭遇。接到這一線索后,電視臺記者找到了李建。李建又一把鼻子一把淚地講述了自己的“悲慘身世”。
李建稱,他7歲時被人拐走,后來跟著一位名叫“拐爺”的人生活。在“拐爺”的培養下,他成為了盜搶團伙的一員,從此開始罪惡的人生,“都是在做壞事當壞人”。長大成人后,他試圖離開“拐爺”,但是沒有成功,結果被注射毒針,以致兩只腳從此無法直立,變成了殘疾人。
此次來到濟南,李建自稱是為了能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父親叫李建國,母親叫吳美珍。”后來電視臺記者領著李建來到港溝派出所,幫其尋找父母。通過查詢,濟南地區名叫李建國符合條件的只有兩個,一個在港溝,另外一個在柳埠。
熱心市民戳穿騙局照片一樣名字不同
通過走訪,港溝的李建國并不是李建要找的。12月13日,記者冒著大雪領著李建來到柳埠,但是這個李建國也不是李建要找的。正在大家都在為李建找不到父母著急的時候,一個電話讓整個事件徹底發生變化。
13日下午4時許,一位市民給該電視欄目來電稱,李建是個騙子,他曾經在重慶利用同樣的手段進行行騙,只是當時化名為“王海”。電視臺記者通過網絡查詢,找到了重慶媒體關于王海尋找父母的報道,但照片和李建是同一個人。看到精心編織的騙局被戳穿,李建一言不發。
隨后,民警將李建帶到千佛山派出所接受調查。14日上午,千佛山派出所所長譚忠浩告訴記者,李建的真名為羅某,家是湖南省衡陽市,家里有父母和弟弟,但是與家人關系不好,很早便出來了。據羅某講,年輕的時候,家里父母總是看不起自己,結果有一次便喝農藥自殺,雖然救過來了,但是雙腳從此無法站立。
騙術屢屢得逞騙得20余萬元
1998年,羅某曾因盜竊被判刑兩年半。在入獄期間,他結識了羅某某,正是羅某某教給他這種騙人的方法,先是利用媒體假裝尋親,讓市民可憐自己,然后到街上向市民尋求幫助,從而達到騙錢的目的。羅某曾經在漢口、柳州、海口、重慶等8個城市利用這種騙術,騙得20余萬元錢。
對于此前自己的騙術得逞,羅某稱,他一般在一個城市只呆半個月,因為時間長了就不新鮮了。在羅某的口中,濟南是他準備行騙的第九個城市,結果沒想到剛開頭就栽了。“我原本想這兩天電視一報道,就準備到街上去騙錢的。”羅某在派出所說道。
“我的財路斷了!”羅某總是重復著這句話,表情淡定,毫無騙局被揭破的窘迫。羅某還交代,在六盤水,他還唆使兩名小女孩從家中幫其偷了400元錢。
目前,警方正在對羅某進行進一步調查。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