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9日,備受關注的濟南輕騎重組復市終于塵埃落定。作為這一事件的追蹤報道者,我也長長松了口氣。驀然回首,我深深感到自己收獲的絕不僅是一篇篇獨家報道,而是對黨報記者從業理念的重新認識:“只有真情投入,以心換心,才能真正贏得理解支持,進而開拓出源源不斷的獨家新聞富礦;只有面對大局敢于取舍,真正為企業、地方的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負責,才能提高黨報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寫出適應‘政經大報’需要的稿子。”
初識“富礦”
去年5月23日,濟南輕騎因連虧3年被上交所停止交易。同年9月26日,又被法院一紙破產通知書推上破產還債危局。我意識到其中的新聞價值:
作為總股本9億股,涉及境內外股民25·4萬人、職工7000多名,上市股本盤子之大、涉及境內外股民和職工數量之多在中國股市均屈指可數的上市公司,濟南輕騎無疑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原因顯而易見,一旦其真正破產,不僅眾多股民和債權人血本無歸,數千職工衣食無著,而且會對地方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誠信形象產生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引發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
另外,從生產出中國第一臺民用摩托車、連續五年產銷量穩居全國第一的民族工業旗幟,到陷入年虧損額34億余元、總負債近22億元、資產負債率284·6%的破產還債邊緣,這背后到底有什么震聾發饋的深層次原因?
更值深思的是,作為連創中國股市年度虧損額、母公司關聯欠款、資產負債率數個第一的上市公司,濟南輕騎關聯欠款高達28.6億余元,各項違規擔保10多億元。上市公司國有股“一股獨大”,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形同虛設,實際控制人權力不受約束、頭腦發熱、盲目擴張、母公司完全把子公司當成“提款機”、隨意踐踏廣大股民和職工利益等等,幾乎整個中國股市存在的共性問題在濟南輕騎均有突出反映。這些對中國股市的規范健康發展敲響了什么警鐘?
如是等等無不發出這樣的信號,此時的濟南輕騎簡直就是一座挖掘不盡的新聞富礦。
患難成交
新聞的競爭是時效、獨家、深度的競爭。特別是面對嗅覺靈敏、無孔不入的生活類媒體記者及眾多全國性強勢媒體,一家省級黨報記者要想搶占先機,不光要有高度的新聞敏感,更重要的是必須贏得新聞來源的提供者——濟南輕騎高層特別是新任董事長王利民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可做到這點談何容易!對王利民這位省城首屈一指的資本運營大腕,記者早有耳聞。早在擔任濟南化醫集團董事長期間,他就因成功重組改制濟南數十家化工、醫藥系統困難企業,盤活四五十億國有資產名噪一時。盡管以前在個別場合我與他也有過接觸,但他連我的名字都叫不上來——畢竟像他這樣的企業界風云人物,接觸的記者太多太多,能接受你幾分鐘采訪就算“給足了面子”。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機會來了。去年9月27日輕騎瀕臨破產、三聯介入重組的“重磅消息”一出,不少媒體如獲至寶,紛紛大肆渲染炒作,甚至不惜在頭版頭條刊出“濟南輕騎瀕臨破產”這樣的特大號黑體通欄標題。想不到這樣的報道見報后,竟然被不少嗅覺靈敏的競爭對手當成了打垮輕騎、爭搶顧客的“殺手锏”。一時間這樣的版面紛紛被各大摩托車生產銷售企業搶購復印,張貼到遍布全國的專賣店前。在這些報道的誤導下,身陷困境的濟南輕騎更是雪上加霜,47年來辛苦打造起來的品牌和信譽大受沖擊,銷量直線下跌。
作為省級黨報,面對這樣一個曾為地方經濟發展立下赫赫戰功而今卻身陷困境的大型國有企業,是以大局為重,對地方、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廣大股民、職工利益和飯碗負責,雪中送炭在輿論上給予力所能及的理解支持,還是趁火打劫,不加選擇地單純追求轟動效應和讀者眼球?我們選擇了前者。稿件寫好后又經值班編委再三斟酌修改,最終決定在刊在一版的消息標題中突出“三聯宣布介入重組”這一新聞事實;并按同一思路確定了發在二版的深度報道標題:《背負虧損包袱,走到破產邊緣;三聯介入重組,燃起新的希望”(肩)——輕騎重組圖新生(主)》。稿件發表后,王利民破天荒邀請記者促膝長談:“畢竟是省級黨報,處理的稿子就是看主流,顧大局!”
隨后我又寫出《戰略重組帶來利好(肩) 輕騎股份主業恢復發展到近5年來最好水平(主)》的消息。稿件在一版突出處理后,輕騎的營銷人員紛紛爭著拿來復印,針鋒相對地張貼到遍布全國的專賣店前。“一家省級黨報發出這樣權威公正的聲音對消費者進行正確引導,這能起到花多少錢都換不來的難得效果!這對輕騎銷售的止跌回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此稿見報后,王利民表達了這樣的感激。
“我們這才認識到什么是真正的黨報!今后你們想采訪什么,我們就毫無保留地提供什么;所有新聞線索首先提供給你們!”王利民表示。
取舍之間
王利民果然說到做到。在此后的債權登記、債務和解方案制定、債權人大會、三聯退出重組、破產還債程序中止、債務和解協議履行完畢、破產程序徹底終結……幾乎所有社會各界特別是境內外股民關注的輕騎重組重要節點,他都首先通知《大眾日報》獨家發表。
當然這中間也有過小小的波折。比如在與中車集團達成重組意向時,王利民同樣親自打話通知了我,但他還是像往常一樣忘不了提醒我:“我們是上市公司,所有重大事項都不能先于公告提前公開,最早也得和公告同時見報,否則證監會和上交所就會嚴格處罰,為恢復上市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作為黨報記者,人家既然這么信任你,把最重要的新聞素材優先提供給你,你就有責任顧全大局,絕不能為逞一時之快給企業走出困境制造麻煩。正是考慮到這點,記者一直嚴格把握發稿時間。沒想到百密一疏,與中車重組的公告還沒發布,個別媒體就提前披露了這一消息。記者深感被動,但事后才知道,王利民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嚴格追查處理了泄露這一消息的公司高管。此后類似情況再沒發生。人家做到了這個份上,咱還有什么抱怨的!感謝編輯部的各位領導,了解內情后非常理解,并沒因晚發這條新聞怪罪于我。
之后緊接著就是上交所下達上市通知書的消息在《大眾日報》獨家刊發。10天之后的8月9日,濟南輕騎正式復市,我將積累了一年多、記了一大本的采訪素材精心梳理,撰寫出《“蒙塵美玉”浴火重生 濟南輕騎今日復市》的深度報道。(作者為大眾日報特派記者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