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加入WTO后,作為既要承擔企業信息交流和新聞宣傳職能已必須遵循新聞規律的企業報,自然也要適應及其媒體轉型的新形勢,加快創新步伐,才能不斷增強活力和生命力。 企業報的創新,最重要的應該是辦報思路的創新。思路創新是一切創新的前提。企業辦報思路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既要牢固堅持黨的新聞方針,堅持企業報的黨性原則,又要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性質發生根本變化的形勢,突出市場特色、商品特色。中國的企業報大多是在計劃經濟或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誕生的,而能夠辦得起正規報紙的企業,盡管大都是國家大型或特大型企業,但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準確說都僅僅是國家的一個生產組織,并且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又是生產組織與政治組織的結合體,政治色彩十分濃厚。因此,企業報長期以來均以突出政治為主。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已經成為按照市場規律和國家法律法規自我發展的經濟組織。適應這一形勢,企業報的“角色”就應在兼顧企業特色的同時向經濟類報紙轉化,緊緊圍繞企業的經營和與此相聯系的社會經濟動態展開報道。 二是要變原來的單純宣傳報道為報道與經營相結合,走報紙產業化路子。各大企業經長期經營和開拓,大多已形成了功能較全的小社會,并且從地域上看,都靠近大中小城市(鎮),社會化功能較為突出明顯,企業報應當拓寬思路擴大視野,充分利用并發揮地域優勢開展和擴大經營,通過富有成效的經營壯大自身實力并努力反哺于辦報主體——企業。 三是管理上創新。企業報必須適應企業改革和市場經濟條件下辦好報紙的需要,在管理機制上大膽改革創新,重點是在用人方面一般人員實行合同制和聘用制,對領導干部實行聘任與考核相結合的制度,真正實現工作人員能進能出、適者優者留得下干得好,差者劣者走得出流得動;領導干部能者勤者有作為者上得去施展得開,庸者懶者碌碌無為者淘汰出局;在分配上與用人制度緊密結合,以崗位和成果確定報酬和待遇,同時實行以完成工作量與工作質量及難度系數掛鉤考核的辦法,嚴格考核,充分發揮分配機制的激勵效能。 內容決定形式。報道內容不創新,即使在報道形式上下很大功夫也難以達到提高報紙整體質量和品位的目的。傳統的企業報道,基本上是生產建設和職工生活方面的報道,并且以傳達企業重點決策企業內部各單位落實企業決策的做法和經驗為主,會議和好人好事占主導地位。隨著職工知識面的擴大、接受信息途徑的拓寬和受新時期各種文化及思潮的影響,職工對企業報所刊發內容的要求越來越高。適應這種要求,企業報就要拓寬報道面,一是要變原來以報道生產建設為主為以報道經營為主。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中心任務是創造最佳效益。報道經營,就要有大視野,要把眼光從本企業延展到國內國際市場,及時準確地向讀者傳遞國家和國際上有關的經濟政策和經濟信息,特別是與企業所在行業有關的政策及信息,報道本企業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狀況及發展態勢,市場拓展情況,同時還要把有關的經營知識和策略通過報道傳達給讀者;其次是要注重深入報道本企業和先進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成果和經驗,使讀者從中學習和借鑒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做法,推動本企業降本增效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是在報道生產建設方面,要把視野放寬,不僅要報道企業各個時期對生產建設的決策精神、有關做法和經驗,還要反映職工對企業生產建設的思考、建議,尤其要突出新技術新工藝的采用中技術含量的提高,不僅把報紙當作傳達信息的載體,更要成為職工交流技術和生產經驗的陣地,成為傳播技術和知識的載體及職工對生產建設看法和建議的“場所”,在原來主要以上情下達為主的基礎上增加下情上達的含量。 三是企業與市場經濟的接軌進而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發展,先要靠改革,包括思想觀念的革新、行為方式工作作風的變革、企業體制和管理機制的改革等,都需要宣傳報道,而這種報道,必須改變那種單純報道企業改革政策和企業內部做法的模式。應大力宣傳報道國內與市場經濟接軌速度快效果好的其他企業的經驗,加大對國內外企業管理先進理念先進做法的報道,例如企業在由生產型轉變為經營型之后如何善于融資、如何引入國內外先進技術、如何進行有效的資產重組及提高勞動生產率等。 四是在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報道上要打破長期形成的以好人好事為重點的報道方式,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報道重點,介紹先進的企業文化理念和企業文化建設經驗,用國內外先進的文化理念沖蕩職工頭腦中一些陳舊的思想觀念,引導職工自覺投身企業文化建設,以企業文化建設帶動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和整體建設的發展。五要敢于、善于借鑒都市類報紙的辦報經驗辦好副刊。打破原來那種企業職工寫企業內容的思路和模式,將職工需要知道愿意了解的大千世界的面貌展現出來,充分運用副刊的版面,盡可能地擴大信息量,真正達到讓讀者喜聞樂見愛不釋手。當然,以開拓性精神搞好批評性報道,敢于揭露和批評違法違紀違背公共道德規范的人和事同時注重批評的藝術性,也應是新時期企業報內容創新的組成部分。 當然,企業報的創新還包括報道手段的創新、版式的創新等等。而報道手段和版式創新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把新聞寫活、編活,大氣中不乏靈動,豐富中蘊含簡潔,形式美與內容新有機結合,內在質量與“外觀形象”相得益彰。只有如此,企業報才會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萊蕪) 王 輝 王輝:男,萊鋼日報社社長、總編輯。
|
|
|
【發表評論】【關閉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