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三基考試: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是醫學三基考試的??键c之一,為此,小編為您整理內容如下: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醫學三基考試: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是醫學三基考試的常考點之一,為此,小編為您整理內容如下: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
DIC:是許多疾病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嚴重的病理生理狀態和并發癥,是一種獲得性出血性綜合征。其特征是凝血,微血管內廣泛的微血栓形成,導致消耗性低凝和繼發性纖溶等病理變化。表現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損害和血管內溶血等。
治療:
(1)消除病因及原發病的治療:治療原發病是DIC治療的根本措施,控制DIC誘發因素是防治DIC的重要方面。
(2)積極接觸微循環障礙:急性DIC患者均有嚴重的微血管痙攣和微血栓形成。要有效治療DIC,就必須積極改善微循環。山莨菪堿(654-2)、東莨菪堿、酚芐明等有解除微動脈痙攣的效果;血小板解聚劑(如潘生丁、阿司匹林、前列腺素、丹參、川芎嗪等)可減少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粘滯度且可減少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力。
(3)肝素的使用:肝素是抗凝血酶Ⅲ的激活劑,應用肝素有效治療DIC,主要是阻止凝血活性和防止微血栓形成,但不能溶解已經形成的血栓。肝素宜在DIC早期使用,劑量應根據具體情況,以凝血時間延長1倍為度。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應用正日益廣泛,具有抗凝作用較弱而抗血栓作用較強的特點。
(4)抗血小板藥物:可減輕微血栓形成,從而制止DIC的發展。臨床上對于輕型的DIC或可疑的DIC而未肯定診斷的,或處于高凝狀態的患者,可在控制原發病的基礎上,單獨應用抗血小板藥物,往往能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
(5)止血和輸血的治療問題:應輸注全血或新鮮冷凍血漿以補充消耗的凝血因子。但應在肝素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單獨輸注血漿或凝血因子,提供血液凝固的基質,反而有加重血管內凝血、促進DIC的發展而導致更嚴重的出血和器官功能障礙的可能。(6)抗纖維蛋白溶解藥:抗纖溶藥物一般不主張常規應用,只有在DIC發展過程中,繼發性纖溶極度,可以在應用足量肝素的同時,小心使用。
(7)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可封閉網狀內皮系統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保護溶酶體膜,不利于DIC的治療。但在原發病、基礎病需要應用或已長期使用時,不宜突然停藥,可在應用肝素的情況下繼續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