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編導藝中影視評論不僅包括電影分析,還有紀錄片分析。本篇文章我們就來看看當遇上紀錄片分析的時候有沒有什么寫作技巧。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在編導藝中影視評論不僅包括電影分析,還有紀錄片分析。本篇文章我們就來看看當遇上紀錄片分析的時候有沒有什么寫作技巧。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一、文章開頭
****對于考生在文章開頭所做出的總結和概括、影視作品中主要藝術創作手法的概括同樣非常重視,而只注重文采,過于注重引子的開頭會掩蓋對影視作品進行針對性的評論。所以開頭必須提出你的論點,也就是文章題目,這樣才會給老師印象是“文章是一個整理,題目不是架空的”。
有三個文章開頭的句子同學們可以引用一下:
1、該紀錄片講了什么內容或者從該紀錄片的一個點出發引發思考
2、該紀錄片的哪些剪輯手法用的*好
3、提出你的論點
根據這三個條件,同學們可以自我發揮,越靈動越好。
二、文章內容
文章內容*直接的體現就是考生能找到多少細節
1、片子的標題
一部影視作品的名字可以幫助觀眾直達影片的主題,正如人的名字一樣有著特殊的含義,評論時大家可以結合影片要傳達的主題分析出“導演(編導)為何要起這個名字”
2、細節的評論
所謂細節,是指在電視屏幕上構成人物性格、事件發展、社會情境、自然景觀的最小組成單位,同學們要注意的是紀錄片中的細節表現方式都非常明顯,在后面拉片章節會有更明確的體現。
細節大致可以分成
(1)動作細節,主要是指人物動作方面。
(2)神態細節,主要指人物面部、眼睛表現出來的細節。神態細節由于大多用特寫鏡頭,加之人的面部與眼睛作為情感的*佳傳遞部位,所以,神態細節的沖擊力顯得特別強,喜、怒、哀、樂等在人物臉上一看便知。
(3)物件細節,物件細節因為物件與人的各種關系而有特殊意義。猶如常說的“睹物思人”,物件并不單純是一個客觀的事物,它是人們情感的憑藉、依托,或是人類共識的一個象征,即物件細節中的物件應該是一種情感、一種象征或是思想的符號。
(4)環境細節,如果某種環境被紀錄片導演多次展現,這個環境細節就是非常重要的,必有其代表的意義。
3、解說詞
紀錄片表現的是真實生活,要完整的表現一個特殊人的故事、一件重要的事,必須牽涉到過去與未來,對此,畫面是無能為力的。如歷史文獻片,人物傳記片,就需要語言的補充。同時也要注意解說詞的風格。
解說詞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1)、介紹知識、信息
(2)、補充畫面背景
(3)、整合畫面
(4)、表現細節
(5)、調動想象和聯想
(6)、升華畫面,深化主題
(7)、揭示哲理
4、記錄方式
(1)、參與式記錄
即拍攝者參與到所記錄的時事當中,攝像機緊緊跟隨被記錄對象并參與其中,發掘事件的真實面貌,推動事件的進程,并將整個參與過程拍攝下來。
(2)、旁觀式記錄
記錄中采用的是一種旁觀的方式。攝像機與被拍攝對象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爭取把攝像機對被拍攝者的影響降到*低。盡力避免表露作者的感彩和道德取向,盡量真實的表現人物與事件的本來面貌。其長處在于充分地還原了生活的原生態,保留了更深度的心理真實和觀眾自由詮釋的空間。但是,在表現人物內心活動、情感方面有所欠缺。
(3)、再現式記錄
即在大量的實拍和歷史素材中,運用情景再現,表現某種無法實際拍攝獲得的內容,營造某種情境氛圍,增強視覺的感受,提高收視率,形成一種獨有的電視紀錄片。
(4)、非常規記錄
即人們超常的視野,特殊的手段,去記錄這個世界,這些都是我們在編導藝考的時候可以分析的方向,我們可以通過這些內容寫出一篇略微專業的紀錄片分析。想了解更多關于編導的內容可以在中影人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