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自主招生政策解讀與學習方法指導
上海學校自主招生解讀
一、跨區考
如果考生張三學籍在徐匯區,戶籍在浦東區。在中考報名的時候可以選擇留在徐匯區中考,或者回浦東區中考。如果回浦東參加中考,則稱之為“跨區考”。
解讀:區和區之間的中考,區別很大。跨區考為學生多提供了一次選擇的機會,但一般跨區考的考生得不到推優的機會。
二、提前錄取
也叫自主招生、預錄取,目前是上海中考招生的一個重要手段。分為推優和自薦,每年四月份各市重點高中會將招生計劃的40%(四校為50%)分配到各初中用于提前錄取。其中推優生占30%,自薦生占10%(四校推優、自薦各25%)。獲得推薦資格的考生通過招生學校考核并公示無異議后,可以提前錄取。此類考生也需要參加中考,但投檔分數線很低(約為區重點線)。
解讀:市重點自主招生有愈演愈烈之勢,從這兩年各校自招情況來看,推優有名存實亡之嫌。學校更傾向于招收自薦的學生。有小道消息稱,2015年四校自招比例將達90%……對于市重點,這一比例相信也將不斷增加。
三、推優
預錄取的一種形式,占市重點招生計劃數的30%左右。推優流程由初中就讀學校執行。即各初中學校根據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評定、推薦一部分考試參加推優,人數一般為初中學校畢業人數的7%。各區會對本區推優學生進行綜合評定后錄取并上報各招生學校。
四、自薦
預錄取的一種形式,占一般市重點招生計劃數的10%左右。自薦流程由初中畢業生本人執行。各招生學校會對全市的自薦生進行綜合評定后進行錄取。
解讀:兩者有很多區別和聯系,*大的區別在于推優是區內競爭、自薦是全市競爭。
五、統一錄取
為除去提前錄取外的另一種錄取方式,通過傳統的學業考試競爭來進入高中。其中包括:零志愿、名額分配、中高職貫通志愿、平行志愿。
a)零志愿
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每年講招生計劃數的15%用于招收外區縣學生,這一部分的招生計劃數單列,招生學校代碼首位為“0”,而投檔錄取批次又在第*志愿之前,所以招生術語上叫“零志愿”。
b)名額分配
市重點高中講招生計劃數的18%(2012年起四校取消名額分配)的名額按照各區報考人數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學校,按考試*擇優錄取。參與名額分配的學生必須參加中考,但投檔分數線較低。為校內競爭。
c)中高職貫通志愿
2010年上海中考第*年招收中高職貫通志愿考生。一般為3+2或3+3,即前3年為中職待遇,后2或3年為高職待遇。在校就讀1年后和學校有一次雙向選擇,需面試,招收人數在逐年增加。
d)平行志愿
共15個,考生只能填寫本區高中以及在本區縣有招生計劃的少部分外區學校(比如上中在徐匯區)。該志愿排在零志愿、名額分配、中高職貫通志愿之后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