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中石:我的門對學生是敞開的
時值暑假,學生們仍常到家中與先生一起探討學問。歐陽中石說,我的門對學生是敞開的,沒有節假日。一日日的生活,于歐陽先生亦是平常。
花謝花開,時光流轉。滿室墨香,笑聲回蕩。
一切如常。首都師范大學寧靜的校園里,歐陽中石和夫人張茝京居住多年的那間教師宿舍里,仍不時傳出師生的笑語。就在近日,歐陽中石和張藝謀、柳傳志、李彥宏、劉恒、李桓英六人獲頒北京市人才獎勵最高榮譽“首都杰出人才獎”。對于此項殊榮,先生一再自謙,“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教書匠,從小學教到博士后,最讓我這名園丁高興的是,看到自己親手培植的樹木茁壯成長”。
時值暑假,學生們仍常到家中與先生一起探討學問。歐陽中石說,我的門對學生是敞開的,沒有節假日。一日日的生活,于歐陽先生亦是平常,生命如水,波瀾不興。
校園是歐陽中石情感深厚的一方凈土。60年來,他一直在教育行業輾轉,盡管畢業于邏輯專業,他卻教過數學、語文、化學等課程。“文革”結束后他開辟高等書法教育,倡導并建立全國第一家書法學科博士點、第一家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我國書法高等教育形成了完整的體系,歐陽中石為之傾注了心血。
歐陽中石一再強調,書法是載體,承載的是文化。他說:“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很想致力于書學的學科建設。它涵蓋多少學問,把它劃出來;它有多少順序,把它理出來,使得人們有所參照、遵循。”
歐陽中石出生在山東泰安,故鄉濃郁的翰墨書香成為歐陽中石童年記憶中最親切的味道,他幼年習字,先后師從武巖法師、吳玉如先生,行書師法二王,而又取勢于王珣,草書以王羲之、孫過庭為宗,亦得益于黃、祝點法。他以東晉書風為宗,博采周金漢石、碑刻法帖之長,形成飄逸而沉穩、剛健而溫潤、靈動而厚重的藝術風格。
采訪中,歐陽談得最多的,是他對治學、授業、為人的感悟。從書法啟蒙老師武巖法師那里,歐陽先生領悟到,學的要少,會的要精,如此就自然鋪展開來。憶及當年在北京大學讀書,金岳霖先生曾對他說:“所謂學問大,就是能容。”這句話開啟了歐陽中石的心門,從此他不再與人論爭,博采眾長,兼收并蓄。
采訪當中,歐陽先生即興賦詩一首,他笑稱這是自己的“獲獎感言”。
普普通通一教師,持心若水順時宜,蒹葭本分安平素,只問耕耘自不移。
責任編輯: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