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北京 11月 10日訊 高校從外企人力資源部門挖人來做專職老師,獵頭公司包裝畢業生,職業指導課成了必修課……今年,一些看似“另類”的就業指導正走進高校,以應對明年的大學生就業—— 昨天晚上,中國農業大學千余名即將畢業的學生聽了一場就業報告。與往常報告不同的是,主講人是學校首次請進的一家獵頭公司的人事經理。獵頭公司登上高校講壇,這在以前并不多見。 今年北京高校在指導學生就業上新招頻出。農大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王炎介紹說,學校從外企人力資源部挖來了一名專職就業指導老師,這位經歷過多次實際招聘的“行家”已開設了就業課。清華大學聘請的外企人力資源部人員已給清華應屆畢業生作了 3次講座。而在北京工業大學,就業指導課今年首次被視為選修課,不上就業指導課不允許畢業。 “另類”就業指導背后的事實是,明年就業形勢相對嚴峻。明年,北京高校和研究生培養單位共有本專科和研究生畢業生 11.2萬人,比 2002年增加 2.3萬余人,增幅為 26%。 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認為,基層、西部、農村給畢業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成才空間。雖然明年北京高校就業者比今年增加 2萬余人,但只要畢業生合理定位,不盲目攀高,就不會有明顯的就業壓力。 (北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