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號整體上市或受阻 信號設備存在設計缺陷
2011-07-29 14:47:00 作者: 張忠安 來源: 廣州日報
[提要] 正在各方都在對特銳德、輝煌科技等公司的澄清提出質疑時,7·23高鐵追尾事件的幕后肇事者終于浮出水面,他就是央企巨頭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中通集團)旗下的北京全路通信信號設計研究院。

正在各方都在對特銳德、輝煌科技等公司的澄清提出質疑時,7·23高鐵追尾事件的幕后肇事者終于浮出水面,他就是央企巨頭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中通集團)旗下的北京全路通信信號設計研究院。正謀劃上市的中國通號可能將受牽連。
信號設備存在設計缺陷
7·23動車追尾事故國務院調查組全體會議昨日上午召開,上海鐵路局長發言稱,事故主要由于鐵路設備存在缺陷引起。而相關企業也逐步浮出水面,原來幕后肇事者竟然是央企巨頭中通集團。
上海鐵路局長表示,經初步調查顯示,由于溫州南站信號燈設備存在缺陷,應該顯示綠燈的時候顯示紅燈,沒有給后車提供應有的信號,相關調度人員也沒有發出預警,引發追尾事故。而存在設計缺陷的信號設備由北京一家研究設計院設計,于2009年9月28日投入使用。
根據記者查詢,北京通號成立于1953年,是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通號)下屬全資企業。主要業務包括工程設計、工程咨詢、應用科研、標準制定、工程勘測、工程總承包、試制生產和系統集成八大類幾十項產品,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而中國通號是由中通集團作為主發起人,聯合中國機械工業集團、中國誠通控股集團、中國國新控股和中金佳成投資等共同成立,注冊資本45億元。
記者在國資委網站上看到,上述幾大集團幾乎是清一色央企巨頭,其中中通集團位居《央企名錄》第81位。而國新控股是2010年12月22日剛剛成立的央企巨頭。
甬臺溫鐵路項目 沒查閱到競標結果
在公開信息中,甬臺溫鐵路的相關設備招中標公告信息寥寥。
不過,記者在鐵道部工程交易中心查閱到《新建鐵路甬臺溫線通信、信號、牽引供電及電力供電系統集成施工招標進場交易》,根據要求,甬臺溫線的通信、信號、牽引供電、電力供電工程和部分四電房屋建筑的施工(包括建筑和安裝工程),材料、設備和器材的采購或制造及系統調試工作。
其甲控設備施工總承包單位組織招標。全線劃分為一個標段,每套招標文件售價6萬元。
而該項目公布了招標進場交易,但記者沒有查閱到競標情況和招標結果。
中通集團整體上市或受事故影響
昨日9時44分,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下稱:北京通號)發布《道歉信》。在《道歉信》中,北京通號并沒有具體說明產品的設計缺陷在什么地方。不過,中國通號有關人士公開表示,目前都在等待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公布結果,尚不能最終確定事故責任方,而且暫時不影響上市計劃。
按照中國通號原計劃,擬于今年年底在北京舉行掛牌儀式。2012年初將登陸A股市場,并實現中通集團整體上市。
如果中國通號成功登陸A股,意味著將實現中通集團的整體上市。在國資委網站上,記者點擊中通集團鏈接,直接切入到中國通號網站。記者發現,在名為“中國通號網”的官方網站上,已出現“投資者關系”一欄,在該欄目下,“基本信息”、“公司治理機構”、“法定信息披露”、“股票信息”和“投資者服務”等全部就緒。
有投行人士就表示,如果最終調查結果判定為通號集團承擔事故責任的話,將會對其上市計劃造成影響。有數據表明,2008年,中國通號營業收入為62.1億元,利潤為5.6億元。(記者 張忠安)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