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牛樂耕
據12月25日《新京報》報道,12月24日,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楊文遭患者家屬刺傷頸部,經搶救無效去世。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中國醫師協會表示對暴行出離憤怒,呼喚社會呵護醫生。國家衛健委相關人員表示,這種傷害醫生的嚴重刑事犯罪行為,必將受到法律嚴懲。
這起暴力傷醫致死案件尚在調查中,不管什么原因,都不是傷醫、殺醫的借口。“醫生在救你家屬的命,你卻要了醫生的命!”網友的跟帖戳中很多人的淚點,大家為逝去的醫生感到心痛和哀傷。
近年來,暴力傷醫事件不時發生,造成了若干醫護人員傷亡的慘劇。其中,有“一言不合”“一時激憤”的原因,有“排隊2小時看病5分鐘”的患者焦慮心理,有患者及家屬對醫學力量的不現實期待等,這些都可能引發口角甚至暴力行徑。同時,也有異地就醫政策不夠完善、過度檢查等加重看病難、看病貴的因素摻雜其中。種種因素最終導致的醫患之間的信任裂痕,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一大痛點。
事實上,不少人對暴力傷醫事件所造成的顯在或潛在的惡劣后果,并沒有清醒認識。除了被傷害的醫護工作者本人之外,暴力傷醫事件嚴重傷害著醫護人員這個群體的職業安全與尊嚴。接二連三的傷醫事件,讓很多醫護人員整日膽戰心驚、草木皆兵,不少醫院專門配備大量安保人員,這無疑也增加了醫院的經營成本。
還有,一些醫生選擇轉行,一些醫生選擇“明哲保身”的工作方式,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不再收治病人,或選擇最保守的治療方法來規避麻煩。長此以往,醫護工作者不敢創新,不敢嘗試新技術、新手段,將給醫學事業的發展帶來多少潛在的損失和隱患?
不僅如此,暴力傷醫事件屢發也在傷害著醫學教育事業的未來,將影響未來醫護群體的數量和結構。“不讓我的孩子學醫從醫!”網友的跟帖是氣憤之語,但近年來醫學院對高考考生的吸引力在下降,這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這個行業的未來令人擔憂。如果醫生成為高危職業,從業者減少,未來醫護人才缺口進一步變大,那么我們找誰看病?找誰救命?
不妨琢磨一道簡單的算術題: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各類醫生缺口少則十幾萬,多則二三十萬,如全科醫生缺口達18萬人,麻醉醫生缺口達33萬人。那么,每少一個醫生,就等于又多了成千上萬病患得不到及時診治。這“成千上萬”中,很有可能就包括你我。
暴力傷醫造成的信任撕裂,導致醫療生態的惡性循環。置身其中,誰能獨善其身?
為保護醫務工作者,早在2013年,原國家衛計委和公安部聯合發文,要求采取措施預防和減少發生在醫院的惡性涉醫事件。201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委發出了《關于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刑法修正案(九)》也將“醫鬧”入刑。
緩解醫患緊張局面,需要我們共同行動。而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信任是至關重要的橋梁。多一些信任,少一點戒備——疾病面前,我們必須認清,只有醫生才是最專業、最可靠的力量,醫生與患者永遠都應該是一個戰壕中并肩作戰的“戰友”。
新華社華盛頓1月2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科學》雜志2日刊文展望了2020年可能成為頭條的十大科學新聞,中國建造全球首臺E級超算、“基因剪刀”技術發布臨床試驗結果等入榜。這一權威學術刊物預測,中國有望在2020年建造出世界第一臺E級超算。同時,運用CRISPR技術進...[詳細]
近期受低溫天氣影響,黃河內蒙古段持續封河,截至1月3日累計封河長度達559.9公里,封河上首位于三盛公水利樞紐攔河閘下100米處、下游至萬家寨水利樞紐大壩,未封凍河段的流凌密度增大,出現千里冰封、流凌浩蕩的景象。凌汛是黃河特有的汛情,由于黃河部分河段從低緯...[詳細]
看美麗鄉村慶70華誕丨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付村[詳細]
看美麗鄉村慶70華誕丨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孤店子鎮大荒地村[詳細]
戴師傅(左一)和兒子一家合影。(圖片來源 美國僑報網李青蔚/攝)。中國僑網1月3日電據美國僑報網報道,每年的玫瑰花車游行,都是加州洛杉磯居民的大事,也吸引著全美以及世界各地的觀眾的眼球,今年1月1日的玫瑰花車游行也有不少華人駐足觀賞[詳細]
【環球網快訊】據法新社剛剛消息,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說,美國殺死伊朗將軍存在“危險升級”的風險。此前多家外媒消息稱,伊拉克當地時間3日凌晨,伊拉克準軍事組織指揮官阿布?馬赫迪?穆罕迪斯和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特種部隊"圣城旅”高級軍官卡西姆?索萊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