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廣州日報
手機查看
微信兒童版要來了?據媒體報道,微信方面正在進行微信兒童版的開發,同時資料顯示,騰訊已在今年8月申請了“微信兒童版”商標。這兩天,這一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廣泛討論。
網友們的觀點有贊有彈。贊的人認為這是大勢所趨,既然很多孩子在學習、生活中離不開微信,如果有兒童版就可以讓他們更心無旁騖地使用微信,把各類游戲娛樂阻擋在外;而反對者則認為,推出微信兒童版,等于是在未成年人當中推廣微信,也就是推廣手機,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
統計顯示,我國15歲以下的兒童高達2.5億,他們對線上社交存在一定的需求,這對互聯網公司來說更是一塊非常大的市場。但互聯網公司推出兒童版社交軟件,到底是出于保護兒童,還是為了擴張用戶?換句話說,孩子們真的需要微信兒童版嗎?
筆者認為,這其實是偽需求。一方面,他們的確可以利用微信交朋友、獲取知識、拓寬視野;但另一方面,微信上的內容參差不齊,心智尚未成熟的他們很容易受到這些不良內容的影響。也許有人會說,微信兒童版的設計初衷正是要將各類不良信息阻擋在外,讓孩子專注在學習與社交上。但問題是,比起線上社交,孩子們更需要的其實是線下的面對面的社交活動。就像此次受到疫情影響,許多居家學習的孩子與父母都或多或少產生了不適,正是因為他們缺少了與老師、伙伴和他人面對面交流、互動、爭論、分享的機會。有研究也顯示:花大量時間使用智能手機進行社交活動的青少年更容易抑郁。此外,兒童的視力保護、個人隱私信息等問題如何解決也需要慎重考慮。
事實上,微信并不是第一個探索兒童版社交軟件的互聯網產品。比如,Facebook在2017年就發布了針對13歲以下兒童的Messenger Kids,但不久被曝出兒童隱私保護不力的問題。除了專門的社交軟件,國內很多學習類App也推出了社交功能,但也屢屢被曝光充斥著大量的游戲內容,甚至包含有“少兒不宜”的內容,被許多家長詬病。微信兒童版能否做好,還值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畢竟許多社交軟件推出的青少年模式最后都被證明有雞肋之嫌。
孩子們確實需要接觸互聯網、了解如何使用新鮮科技產品。但很大程度上,這更多取決于父母如何引導他們,而不是簡單地開發出一個兒童版產品。互聯網公司推出新產品也無可厚非,但在推出新產品的同時,一定要充分考慮社會責任,尤其是產品涉及未成年人的時候,必須有十足的責任意識;在產品的設計上也要充分考慮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成長,做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