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熊苗
手機查看
時敢當
“打工人”這個梗從上周火到了這周,“早安,打工人”的問候還在延續(xù)。“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不可以一天不打工”,是什么讓“打工人”成為網絡爆款熱詞?

“打工”并不是新鮮詞了,“打工族”“打工仔”“打工妹”,這些詞隨著改革開放進城務工潮興起為大眾所熟知。在“我就是個打工的”“我們都是打工的”等或陳述或自謙的語境中,“打工”也都自帶了職業(yè)區(qū)隔的色彩。
而“打工人”就不同了。不論是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不論是工地上搬磚的工人,還是大公司的CEO,所有正在從事勞動的人,都可以自稱為“打工人”。這個稱呼自動驅除了階層和職業(yè)區(qū)隔,具有更大的普適性,所以能在最大程度上引發(fā)所有勞動者的情緒共鳴。
網絡流行詞的主要發(fā)起者和使用者還是年輕人。“打工人”火了,也可以視為是這屆年輕人的自我表達。“打工族”“上班族”更像是一種群像的臉譜化表達,所有人都淹沒在其中,就像是沒有情緒的流水線機器人組合。而從“打工的”到“打工人”,一字之變,“人”的個體因素得以凸顯,勞動者不再是群像,而是有血有肉、有尊嚴有價值、有喜怒哀樂的活生生的人。
這個稱謂所承載的情緒也是不同的。“社畜”等也曾作為年輕人的自嘲標簽紅極一時,但明顯不及“打工人”所覆蓋的情緒廣泛。面對職場和生活中的壓力和焦慮,“喪”只是情緒的A面,而短暫的情緒停留之后,還有咬咬牙、打打氣,繼續(xù)前行的B面。“打工人”恰好覆蓋了這種由A面到B面的過程,所以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同。
對注重個性和自我的年輕人而言,“打工人”的調侃更像是一種平衡藝術——既有面對重負的敏感脆弱,也會適時的自我減壓;既有融入社會的自覺,也有對個體價值、個體尊嚴的尊崇和追求;既有認清現實的妥協(xié),也不乏美好憧憬、積極用汗水走向未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境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流行詞里,往往隱藏著當代年輕人的思考。透過它們,能夠讀懂年輕人的倔強和自豪,讀懂他們的追求和夢想。在集體調侃中,時代的情緒得以釋放,人們繼續(xù)為生活而奮斗不息。加油,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