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大眾日報客戶端
手機查看
大眾日報記者 張春宇
近日,有媒體報道,某網絡二手平臺上有童嬰商家販售“三寸金蓮”鞋復制品以及纏足用的相關商品。其中兜售的鞋,能夠賣到1500多元一雙,纏足專用襪也被賣到299元一雙,同時還有賣家展示上腳效果圖。
此事一經報道,立刻引起網友熱議。與之相關的熱搜也一度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大部分網友對店家售賣這類物品持反對態度,認為裹腳本就是傳統封建陋習,相關的東西放在博物館展示,警示后人也就罷了,賣給人穿就是封建思想的倒行逆施。還有一小部分網友覺得,買賣自由,三寸金蓮也是一種傳統文化,買它單純覺得繡工好看,沒必要如此上綱上線。4月12日,濼源君打開同一家二手交易平臺,搜索“三寸金蓮”關鍵詞,還是能搜到很多相關商品,其中既有一些流傳下來的晚晴民國時期的古物、類似形狀的奇石,也有新聞報道中,現代加工生產出來的“實用”商品。有新聞媒體記者咨詢商家時,商家說“如果(三寸金蓮)大小合適,什么年齡的人都可以穿。”從源頭說起,“三寸金蓮”從誕生之初,就只是為了滿足古時對女性的畸形審美而存在的,代表著古時候對女性精神和肉體的摧殘。與之相關聯的種種“文化”,不論是纏足這一風俗,還是從中延伸出的“三寸金蓮鞋”及其附屬制品,都是封建文化的余孽,毫無疑問是文化糟粕。與之相關的任何發揚與支持,都是錯誤的,不應被冠以“文化傳承”的名號。
所以,“三寸金蓮”之流的糟粕文化,只應存在在文化博物館中,警示后人這種落后風俗帶來的不幸。而在現實,應當清除供此類文化生長的土壤,從根源消除“死灰復燃”的可能。對此,西南大學博物館副館長鄭勁松也對此事發表評論說:“如果有青少年購買后穿戴并進行無厘頭式的模仿,重現‘三寸金蓮’,有百害而無一益。所以,我們應該對這種彰顯沒落文化形態、文化心理和文化行為的商品買賣予以譴責。”
在此事引起熱議后,平臺客服也針對此事作出回應,稱“若判定宣揚封建迷信,將做下架處理。”從“三寸金蓮”這件事說開來,許多網友的爭論點還在一個地方:都說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究竟什么是“精華”?什么是“糟粕”?分清這一點很重要。如若只追求傳承文化,或利用文化牟利,不考慮文化傳承本身會對社會和民眾思想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就會造成更多當年眾多地區爭奪“西門慶故居”那樣的鬧劇。判斷一種文化具象是精華還是糟粕,綜合來說,要看這種文化對社會穩定發展、經濟發展、文明進步是否起正向作用。此外,民眾對這一文化本身的態度也十分重要。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應當在優先考慮社會效益的前提下,給予空間去發揚,創新。讓我們睜大一雙慧眼,對傳統文化,真正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責任編輯:牛樂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