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光明日報
手機查看
作者:李勤余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么了!”這聲“怒吼”,很快在互聯網上引發熱議。力挺這位家長者眾多,為教師鳴不平者亦有之,家長群,到底困住了誰?
在網傳的視頻結尾處,那位江蘇家長問道:“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后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這一“靈魂拷問”,顯然說出了不少家長的心聲。經歷了一天勞累、繁忙的工作后,不少家長還不得不坐到書桌前,不厭其煩地為孩子輔導功課,完成各項老師布置的任務。此時此刻,他們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至于還要說“老師辛苦了”,可能就是壓倒這位家長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實,他不是第一位對此表示不滿的家長。早在2018年9月,就有一位家長在家長群中吐槽老師:“晚上12點你睡覺了,我的孩子還在寫作業”。結果,這位家長反倒被老師踢出了群聊。事件的具體情況不同,但都反映出相同的本質:部分老師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家長增添了太多不必要的負擔。本該起到家校溝通作用的家長群,就這樣被異化了。
可是,如果因此把矛頭統統指向老師,似乎也并不公平。首先,在家長群中“任性”的老師,畢竟是少數。其次,在工作時間之外,還要把大把精力花費在家長群,相信也不是每一位老師所期望的。最后,教育孩子、提升成績,也確實離不開家長的大力配合。現實中,不愿配合老師的工作,甚至對孩子學習不聞不問的家長,也不在少數。因此,老師在家長群里的“活躍”身影,同樣透著一份無奈。
老師和家長都沒有辦法為家長群點贊,這是個老問題,也早就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比如,今年10月,太原教育局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實施意見》就明確指出,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打掃教室衛生、點贊轉發各類信息等。
如此說來,只要在家長群中“約法三章”、明確規則,就能避免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沖突,還家長群一份“清凈”?恐怕事情并不這么簡單。
還是有些網友的評論一針見血:“以前沒有微信的時候怎么辦?”在朋友圈里,也有許多人發出感嘆:“懷念沒有家長群的日子”。我們當然不必把責任全部推卸給現代化的通訊工具,真要退回到沒有智能手機的時代顯然也不現實。眼下,更值得反思的是,在這場爭論中,學習的“主角”——孩子本人,為何反倒不見蹤影?
或許,我們更應該把家長群視作一種現代教育的隱喻:高度精密的教育系統,要求更多人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去,卻顧不上實際的效果到底有幾何。老師不斷布置各種作業、任務,家長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輔導孩子,以此來顯示自己的盡職盡責?墒侨藗兯坪醵纪浟耍瑢W習,到底是誰的事?
這不能不讓人聯想起最近的熱詞,“內卷”。當人們把生命虛擲在激烈而又無效的競爭上時,教育也就“變味”了。不可否認,孩子的學習需要督促、幫助,但古往今來,任何人的成功最終還是離不開自身的努力,這是一個很簡單卻又被遺忘已久的道理。或許我們都應該認識到,有沒有家長群,和一個孩子能不能健康成長、天天向上,沒有必然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