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眾網
熊苗
手機查看
時敢當
電瓶車引發火災是消防頑疾之一。5月10日,成都一小區有業主將電瓶車推進電梯,隨后電瓶車發生爆燃。3秒內火焰吞噬了整個電梯間,造成包括一名5個月大嬰兒在內的多人受傷。
亂停亂放、樓道充電、飛線充電……電瓶車管理的難題具有普遍性,這也是電梯內監控畫面引發廣泛關注和共鳴的原因。此次狹小空間內的爆燃,再次戳中了人們對安全的擔憂。

2018年5月,國務院安委辦表示,要下功夫解決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人車同屋”等問題,并要求在生產領域嚴把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關,嚴格落實電器線路規范敷設、充電過載保護、材質防火阻燃等要求,提升電動自行車本質安全水平。從這次事故來看,是電瓶車本身的質量問題還是車主改裝的問題,仍需查證,但電瓶車“進樓入戶”的老問題無疑脫不了干系。
近年來,為解決這個問題,不少小區和地方都在通過疏堵結合的方式,推進電瓶車充電集中管理。一方面,或者通過地方立法明晰業主、物業和城管部門的相關責任,或者通過技術手段,如在電梯內安裝智能化梯控等,阻止電瓶車上樓;另一方面,通過合理規劃、安裝充電樁等方式,解決居民的實際需求。部分小區通過多管齊下,實現了集中管理。
但還有很多地方和小區,遠未解決問題。有的小區只禁止了電瓶車“進樓入戶”,但沒有配套停車場所和充電設施,禁令形同虛設;有的小區配備設施不足,或者設施位置偏遠,或者建在地下車庫仍需乘坐電梯,淪為形式主義;還有的是業主不愿花錢,或者不愿改變習慣,有令不行……通過對這次事故解剖麻雀,明確車的問題,業主的問題,所在小區設施和管理的問題,將對整個電瓶車管理現狀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這次慘烈的事故,再次敦促相關部門加快推進問題解決。新建、改建、擴建住宅小區,必須讓非機動車集中停放場所及充電設施成為標配;已經建成的小區,通過合理規劃、建設敞開式車棚等,滿足停放和充電需求;物業加強管理,對違規業主由相關部門加重處罰等方式,倒逼部分業主改變習慣。當然,也必須從源頭上把牢電瓶車的質量關。電瓶車使用率高,如果不加以規范,就是公眾身邊的“不定時炸彈”。清除“炸彈”隱患,不能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