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觀
平度陳寶成事件發生以來,各種謠言無休止地蔓延:從“不是汽油而是水”,到“家里被停水停電”,再到與陳寶成事件毫無關系的所謂的“東關村民因拆遷被打”……一系列看似生動的事件,經事實求證后都被“確診”為不折不扣的謠言。到底是誰繼秦火火等大謠之后,企圖“謠翻平度”?
從秦火火到周祿寶,再到一些樂于傳謠的網絡大V,他們利用網絡、借造謠傳謠形成所謂影響力以謀取不正當利益,最終“殊途同歸”,成為法律制裁的對象。平度陳寶成事件引發多方關注,不少謠言制造者也紛紛聚集于此,他們中間有來自法律界的“大拿”,也有借此事件炒作的媒體人,但無論來歷如何,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不經調查取證,憑感覺臆斷甚至編造,以達成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來自社會各個領域的“大謠”之所以層出不窮,聚集在社會熱點事件周圍,無非是為了“私利”二字。但作為記者,理應擔當社會責任,恪守事實性原則,莫把傳聞翻版成新聞。網友也要清醒,對于越邪乎的東西越要有懷疑精神,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對于當地主管部門,對于謠言應及時調查,及時披露公開信息,同時加強法律監管,讓秦火火式的“大謠”們付出代價。
隨著網絡的發展和網民的增加,網絡生態優化影響到了眾人生活,只有社會各界都擔起改善網絡環境、與網絡謠言作斗爭的責任,才能還網絡以湛藍天空,才能為我們自己營造一個法治的、理性的網絡生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