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評論員 劉春雨
11月3日,龍口2010年經濟適用房選房結果見報公示,網友發現該市本年度幾乎所有的經濟適用房選中者“受理單位”都是政府部門,因此引發了“難道龍口的經濟適用房都賣給了公務員”在國內各大論壇的大面積質疑。6日晚,龍口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主任吳昌譽及龍口市相關部門領導專程趕到大眾網,對網友提出的問題一一作出解釋。他們表示,在該市2010年選房結果公示的141人名單中,多數為企業職工,其中公務員僅有4人,且全都符合申購條件。整個申購過程經過了層層把關,全過程公開、透明,但由于公示中信息公開不全面導致了網友的誤解,今后將加大信息公開的力度,歡迎網友監督。(據大眾網)
經濟適用房分配問題,一直是受人關注的話題。同樣的事情,放在別地或許只是小爭論甚或爭論也不會爭論,但在山東,這是一次大議論。顯然,這樣的大議論是好事!
這樣的大議論,至少說明了一個日漸趨好的公眾輿論監督環境,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公眾的質疑或不準確但合情合理,雖然沒有證據表明政府職能部門措施不力,也沒有證據表明有關部門挾公眾利益以惠公務員。由此推而言之,又有兩點令人欣慰:首先是公眾的理性質疑和公共管理的參與意識。實事求是地說,類似一些社會問題尤其牽涉到政府職能部門在我們的身邊亦普遍存在,對這些問題,我們的反應是,這是見怪不怪的,卻從未想過跟這事較個真,問個責。我們思維惰性和“管不著、不摻合”的心理習慣在無形中制約了所在城市的公共福利事業管理及改進,而這種較真、不輕易被說服恰恰是一個有責任意識的公民所必需的。同樣令人欣慰的是,面對這樣的議論,龍口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不躲避不推諉,迅速回應,并公開相關過程。
尤其應該對龍口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表示肯定的是,對于涉及公務員的突發輿論事件,我們見多了跨省抓捕當事人并以莫須有的罪名治罪的狂妄、避而不談的“謹慎”、寥寥數語的回應、抑或是上書萬言的“自信”。對于這種拿出大量證據,披露選房過程以對網友隔空喊話的方式進行的正面回應,非常難得。雖然這本應該是一種常態,但相對于前面那些令人扼腕卻無奈的舉動,龍口市敢于直面質疑的這種態度,令人欣喜。
在很多人看來,當今的一些非正常因素決定了很多事件的走向,只要領導認為對的,哪怕是錯的也是對的,因此對于一些“雜音”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低調處理,由于可能多說多錯,因此正面回應的極少。在這里,我們至少可以知道,沒有暗箱操作,沒有內心不安,就不會有害怕媒體不敢直言,龍口選擇公開面對媒體回答質疑,從中我們看到的是自信,這種自信更多是對于事實真相以及政策把握的自信,而不是對自身“實力”能夠在私底下壓制輿論的自信。
經濟適用房是一個敏感話題,政府重視,群眾關心。各地都出臺有相應的辦法和分配方案,龍口也不例外,這些都是向社會公開的,按照政策規定申報,按照政策規定層層把關審核,只要住房、收入、戶口等符合規定條件,不論你是領導還是群眾,都可以享受保障住房。作為媒體,我們對龍口市的表態樂見其成,同時,我們也期待公眾與龍口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的網上互動能夠持續。我們希望龍口市能夠繼續保持這種平和、開放的態度,依法行政、公開透明。更希望的是,從這一次“經適房風波”開始,山東乃至全國的政府機關,在面對突發輿論事件時都能以這種態度,以平等的姿態,站出來用證據說話,讓不聞不問、答非所問、跨省追捕成為歷史。
當然,龍口直面質疑帶給人們的喜悅也并不能讓我們一勞永逸。處于社會轉型期的中國,很多不和諧的現象依然存在,這要求人們在日益關注保護自己權益的同時,也積極關心公共事務,讓網絡輿論監督的陽光照進更多陰影,讓更多的不和諧現象通過網絡浮出水面,得到關注和解決,而如何防止適應網絡監督,如何以網絡民意為鑒推動陽光政務、改進工作瑕疵仍然是各級政府部門需要長期思索的大課題。
最后我要說的是,網上監督的良好互動不僅體現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更體現了對公眾意見的關心尊重。以龍口這次的經適房分配為例,有做好事的意愿僅是一個前提,怎么把好事做好,如何把好事做實,怎樣才能讓信息完全披露才是根本。我們也期盼,這樣的爭論能給管理者某些啟示,也為其他地市的公共事務管理提供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