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驚人”欄目這兩天的頭條果然一語驚人。這是株洲市副市長肖文偉就塌橋事故所說的一句話:“事故結果和遇難人數是幸運的……”權力者這樣的語言、這樣的詞匯,對那些亡靈的家人,以及整個社會,都構成了人倫和人性上的傷害。
災難面前無幸運,幸運一詞只能出自那些僥幸逃脫災難的人。但,我沒有聽見他們的聲音,聽到的卻是權力的聲音。權力是在替那些生還者說話嗎?不像,它分明說的是“遇難人數”。面對不幸說“幸運”,不,面對血淚說“幸運”,只能見證著用語者的非人性和反人性。
語言是思想的外現,從一個人的語言中,可以窺見這個人的內心。當權力聲稱“遇難人數是幸運的”,那么,我們不妨看看,這是誰的幸運。請注意這樣一個細節,5月19日,株洲市政府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遇難人數,發言人在念稿時,稱這次事故共有十人遇難,旋即又改口為九人。這一改口,引發疑竇。于是,新聞辦負責人出來澄清:“十人遇難”是發言人在發布會前接到稿子時,以為數據有變,口誤所致。這樣的澄清能說服人嗎?那位發言人為什么會以為數據有變,是誰在讓數據變來變去,或者,讓數據有變,這其中的玄妙是什么。
從十而九,這里蘊含著一種“質”的變化。根據國家《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造成10人以上的死亡,是“重大事故”。如果可以減去一個,事故的“重大”頭銜就可以豁免了,于是行政問責的層次也可以下降了。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十人遇難為什么是口誤,遇難的人數為什么是九。這是權力公布的人數,如果它表示這個“遇難人數是幸運的”,這是誰的幸運,已經昭然天下。
有幸運的,就有不幸的。如果權力為此感到幸運,那么,不幸的,又會是誰?這也是一個細節,據《南方日報》5月21日報道,株洲市有兩家殯儀館接收了遇難者遺體。其中株洲市殯儀館表示共接收了九具遺體,南方殯儀館接收了兩具。就請一年級的小學生來為我們做一道加法吧,“9+2”等于幾?死于非命,是那九人的不幸,可是九人之外的死者卻更加不幸。他們生不見人,死不見影,當地官方冷冰冰的死亡統計數字,都拋棄了他們。這些可憐的亡靈,連最后留下自己名字的權利,都被權力抹去。
當權力為自己設定的遇難人數表示幸運時,正是權利被剝奪到一絲不掛的地步,至少對那些死者是這樣。為死者悲,亦為生者哀,想想那些死者家人的感受吧,他們不但承受著失去親人的傷痛,而且還承受著緘默失去親人真相的傷痛。前一種傷痛已不堪,后一種傷痛更非人。即使我等,與事故遠隔十萬八千里,亦有喪鐘為我而鳴之哀。我所哀悼的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公民知情權”,權力居然視此為無物。人命關天,可是有關人命的死亡數字,卻要根據權力意志上下浮動。
這就是“幸運”一詞所內含的語義,這樣的詞語折射出權力語言中的人性危機。權力語言,經常在人性上讓人匪夷所思。我不知道,在這次災難處理之后,在當地掌權者感到“幸運”之后,會否按慣例變壞事為好事地說: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們取得了成功和勝利。我要說的是,在任何災難面前,只要有死亡,這樣的語氣和詞匯就必須禁止。因為我們做得再多,也只是減少損失。面對無以挽回的生命,在人性上,我們既無權幸運,更無權奢談勝利或成功。





















![[24小時]空軍-夜訓遇險_飛行員兩避居民區跳傘_20151013112134.JPG](http://dv.dzwww.com/ttsp/201510/W02015101350848045065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