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孟連傣族拉祜族自治縣教育局就副縣長之女率眾毆打侮辱初二女生事件發出通報,先前的一些施暴細節在通報里被改述,諸如“嘴塞臟衛生巾”改為“在廁所拿未使用過的衛生巾貼臉”。
事件初曝之時,當地信誓旦旦要查辦此事。卻不想,教育局發出的這個通告簡直是在侮辱公眾的智商,不知道是否學習了巴東警方通報鄧玉嬌案的伎倆,變換了諸多關鍵字眼。嗚呼,難道公眾的智商真就這么低嗎?一個學校的公廁,常備未使用的衛生巾?簡直是笑話。
被打的女孩,曾自述嘴被強塞入從廁所里撿起的臟衛生巾,外衣被脫下丟進糞坑。如果這個姑娘沒有精神病和失憶癥,怎會將身受的屈辱記混?“嘴塞”與“貼臉”的變換,“臟衛生巾”與“未使用過的衛生巾”的變換,八打一“施暴”定性為“打架”的變換,性質變得孰輕孰重,一目了然。這在邏輯和常理上明顯悖謬的修改,加上打人女生那主管教育的副縣長媽媽的身份,使這個通報多了一些人為的獻媚意味。
這個可笑的通報,加上打人和辱人的照片和視頻,在公安人員找到當事人之前“被刪除”,為這個事件的最后走向,埋下了一個淡化處理的伏筆。這里隱藏著圍繞副縣長權力周圍的人為控制意味——意圖控制公眾的情緒,控制事件對當地的負面影響,當然特別是對副縣長的負面影響。副縣長可能本身并沒為此具體做過什么指示過什么,但如同有7個女生愿意跟隨副縣長女兒施暴一樣,自然會有人主動追隨或捕捉副縣長情緒,自作主張地為之“消災”。這,就是權力的磁性效應,吸附對權力向往和依附、獻媚者的“主動”作為。
所以,這個事件中最可悲的,并非兩個女孩的早熟與劣行,畢竟那是青春期常有的叛逆和茫然的結果。最可悲的,是大人世界中發生的種種更幼稚更可笑的故事——關于在權力和“權二代”磁性效應下,棄政府部門公信力不顧的官場曖昧游戲。這種異動,理應得到社會的警惕。





















![[24小時]空軍-夜訓遇險_飛行員兩避居民區跳傘_20151013112134.JPG](http://dv.dzwww.com/ttsp/201510/W02015101350848045065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