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海報新聞
張靜寧
手機查看
海報新聞評論員 張靜寧
城市,在漫長時光中循序演進,為我們留下寶貴的遺產,也為我們帶來豐富的資源。為了打造宜居、韌性、智慧的城市,9月18日,山東召開全省城市工作會議,全面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明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城市工作的總體思路,為山東未來城市發展建設,描繪美好的藍圖。
這是一場以人為核心的城市迭代與更新,讓老舊小區煥發新生,讓兒童友好、適老服務日益完善,讓城市充滿“韌性”,也讓人們共享綠色。山東的城市要宜居、宜業、宜生活,要在更舊立新中求變,變的是城市的功能與樣貌;又要在守正創新中堅守,守的是城市的品質與文化根脈。
一
評估城市的發展狀況,不僅要看硬件的建設水平,還要看到人們的選擇。2024年,山東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6.5%,比2020年提高了3.43個百分點。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口密度達到683人/平方公里,城均GDP達到4822萬元/平方公里,均位列全國城市群第三。“受歡迎”的山東背后,是城市建設邏輯的變化,是經濟、人文深度融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更新。
城市建設的底層邏輯離不開以人為中心。近幾年,山東將“綠”送到人們家門口,2012—2024年,城市新增綠化覆蓋面積14.1萬公頃,全省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縣城)達到60個,國家園林城市數量33個,居全國第一。結合區域特點,用綠色在城市中描繪出一幅高品質的景致,從“居民區找公園”變成“公園來到家門口”。此外,還包括對老小區的改造、對舊市場的換新等,在保留人們對居住空間的情感聯結之余,支持原拆原建。這樣的城市更新是人與空間關系的一次重構,背后顯現出城市發展理念的轉變和城市建設思路的提升。
二
如果說,開發土地、改造環境是一種積極的求變,那么山東注重對城市的留白、對歷史文脈的保護就是在城市更新過程中的一種“堅守”。在城市更新這個大命題中,城市的開發和歷史文物保護如何融合,一直是一個不簡單的課題。在不斷的探索中,越來越多的山東城市找到了一條依據城市特色,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起來、利用起來的新路子,能夠更好地描摹出一個城市最具辨識度的氣質。
比如濟南“繡花針式”的建筑保護,將曲水亭街的44處泉水院落修繕升級,在改造王府池子等重點景觀的同時,還重新發現和保護了太乙泉、古鑒泉。不僅如此,濟南還對這里的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雨污分流、直飲水系統、微型綜合管廊這些現代化的改造方式既提升這一地區居民的生活便捷度,又保護了泉城內在的氣韻。與之類似的還有濟南老商埠、明府城、青島中山路等歷史文化街區。
可以說,對待歷史文脈的態度和做法,考驗著一座城市的管理者的治理水平。保護好歷史文脈、留住城市的文化記憶,正是山東各地在城市更新和建設中,對城市文脈的堅守。
三
未來,城市如何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山東信號清晰。在全省城市工作會議上提出的“七篇大文章”:城市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品質提升、綠色轉型、安全發展、文脈賡續、治理增效,不僅回答了城市如何建設、建設什么的問題,更明確了未來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讓城市的發展更有內涵,也更有溫度。
城市的更新建設,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社會發展。堅守著人民城市理念,山東既求變,也堅守,用“顏值”、用“智慧”、用“煙火氣”,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讓民生幸福觸手可及,也讓城市實現可持續、有溫度的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張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