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4
大眾網
張靜寧
手機查看
海報新聞評論員 張靜寧
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0%。這說明,網絡空間,雖然是無形的,卻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場域,它既關系著國家安全,又連接著每個人衣食起居的日常。
9月9日至15日,是2024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為現代人們織起了浩瀚的虛擬世界,卻也衍生出網絡攻擊、個人信息泄露、網絡詐騙、網絡暴力等諸多隱憂。網絡安全,應當放在“看得見”的地方。
一
所謂“看得見”的地方,首先應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匿名性是網絡的一大特點,人們在網上,身份、特征都化為一個IP,這讓很多人認為擁有了“超越法律”的自由,于是在這些隱秘的角落,網絡詐騙、非法集資、遠程監控等新型的網絡犯罪手段也越來越“高超”,尤其對于沒有網絡安全防范意識的青少年以及老年人群來說,極易被“虛情假意”的“網友”蒙蔽,比如通過虛假投資理財、機票退改簽、虛擬網購等方式實施電信詐騙,通過散布謠言非法牟利等。這些網絡犯罪大多形成了利益共享、層級分明的黑色產業鏈,潛在風險越來越高。
依法治網是維護網絡安全最強有力的保障。近幾年與網絡空間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出臺,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網絡監督管理的力度也不斷加大,日常監督、定期檢查、后臺篩查,這些舉措都是為了將網絡犯罪扼殺在搖籃里,在虛擬的網絡空間內筑起一座看得見的“網絡堤壩”。
二
如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輪的技術變革正在重塑著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人類文明一腳邁進了一個全新的空間。網絡安全隱患,來源于技術,也應當用技術來防范。
本就具有隱蔽性的網絡空間,因為人工智能的到來,為每個人面前再次蒙上了一層“面紗”,換臉、換聲還有各種新技術的迭代,讓人們更加無法識別網絡信息的真偽。此外,當有了AI這個“頂級幫手”,編寫代碼、制作詐騙程序等都不再受到技術的限制,“小白”也可以變身“黑客”,這無形中降低了網絡犯罪的門檻。
用“魔法”打敗“魔法”,技術難題,還需技術破解。加強檢測技術、規范人工智能的使用、用新技術迭代新管理,不斷研發并建立深度防御體系,才能從技術手段上真正提高對網絡犯罪的識別能力和防御能力。技術能力正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握在手中的利劍,不停地升級技術水平,才能讓網絡安全的防御能力真正活起來。
三
目前,網友的網絡素養普及和教育的速度,還遠遠跟不上互聯網發展和更新的速度,讓更多的人“看得見”網絡安全問題,尤其重要。網絡安全宣傳,就是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不斷提升人們的網絡文明觀和網絡安全意識。
比如,近幾年網絡暴力屢屢發生,生活在網絡空間,很多網友既可能成為受害者,也可能成為參與者,在一些事件當中,有的網友絲毫沒有察覺到自己已經是“施暴者”之一了;再比如有的網友因為不慎登錄了釣魚網站,被騙走無數血汗錢。在這樣的背景下,網絡空間安全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億萬網友們的合力。
提升網絡安全技能、增強防范意識、謹慎發言避免被帶節奏,這都是好網民應該具備的素養。在這個波譎云詭的網絡環境里,只有每一個網友與技術、法規一起發力,才能共同營造清朗、理性、安全的網絡環境,讓互聯網的發展更加普惠、更加健康。
責任編輯:牛樂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