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4
大眾網
劉瑞琪
手機查看
海報新聞評論員 劉瑞琪
又是一年開學季,近年來,中小學生“安靜的小課間”現象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據央廣網報道,在一項針對1900余名家長的調查中,75.2%的家長反映中小學課間孩子們大多待在教室和洗手間,被老師要求不能去其他地方活動。
很長時間以來,“把課間還給孩子”都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在一些學校,“課間圈養”現象愈發嚴重,課間十分鐘,孩子們走不進操場,不能在走道里停留,甚至在教室里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被逼無奈之下,孩子們只能躲進廁所里社交、放松。
“安靜的小課間”何來?
曾幾何時,小課間充滿著孩童們的歡聲笑語,既有童趣,也有野趣。追逐打鬧、體育活動、交流談心等輕松愉快的課間活動數不勝數,跳繩、踢毽子、丟沙包、跳皮筋等課間游戲甚至成為影響過幾代人童年印象的標志性符號。這些五彩繽紛的課間活動,組成了許多人難忘的校園生活和人生記憶。
造就了幾代人美好回憶的“十分鐘”,怎么演變成了現在“安靜的小課間”?或許是學校建筑設計不合理容易造成擁擠,或許是學校自由活動場地有限,或許是學校擔心學生出現安全事故,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不得已將學生“圈”在教室里、“箍”在座位上,通過約束課間活動的方式來“確保學生安全” 。
在不少校園安全事故案例中,眾多一線教師和教育管理者都反映越來越多的安全管理責任被壓實到學校,讓學校從中承擔著“無限責任”。那么,如何能解開層層鎖鏈,既讓孩子們享有自由活動的課間,還能讓學校和老師安心,讓家長放心?
“安靜的小課間”何解?
有顧慮,那么責任邊界就一定要明確分割,合理界定。校園安全是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責任,學校和學生不是捆綁關系,上級部門也要切實承擔明確細致的管理責任。
對于校內安全,學校和老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指導和監督孩子們進行健康有益的課間活動,增強防護設備和巡查頻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多樣化、個性化的課間活動安排,在盡可能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達到讓孩子們在課間放松身心的效果。
近日,北京市提出義務教育學校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對課間安排做出整體統籌優化,原則上落實15分鐘課間時長,在校園內補充必要的體育器材,不得對學生課間活動設置不必要的約束;云南昆明的昆十四中創立課間小型音樂會;四川瀘縣的城東小學把教學長廊巧妙改造成勞動課程實踐基地,課間可以在連廊種植、采摘各種蔬菜瓜果。我們看到,已經有不少地方和學校開始加強責任擔當,從“豐富活動”“安全監護”“保證時間”“延長時間”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
學校愿意給孩子們一定自由,家長也應理解和信任老師及學校,出現問題及時溝通,合理合法維護孩子的權益,同時培養孩子自我保護、管控風險的能力。校內安全事故相關的法律法規需及時細化完善,給足學校和家庭安全感,保證校園內發生的所有可能性都有理可據、有法可依。
課間作為課堂學習之間的過渡,是學生勞逸結合的重要時機。孩子們走出教室,走向戶外,走進陽光,在輕松愉快的課間活動中,不僅能夠放松身心,加強社交能力,還能夠培養出更加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自由輕松的陽光下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
讓“安靜的小課間”重回陽光與歡笑,煥發新的活力,是各方期許,也是對教育本質的一次回歸。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關注。新學期伊始,期待孩子們可以在校園內快樂學習、安全玩耍,多方合力,共同守護孩子們美好的課間時光。
責任編輯:牛樂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