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時評|忘了走紅的初心,“胖哥倆”再胖也是“虛胖”
以“胖哥倆”為代表的大企業名品牌,本應是消費者信任依賴的銅墻鐵壁,沒成想卻是一靠即倒的遮羞軟布。越過“食品安全大于天”的底線,再胖的“胖哥倆”也只能是“虛胖”。頻發的食品安全問題,為包括監管者、商家、消費者在內的所有人一再敲響警鐘:食品安全人人都無法置身事外,我們還能為它做些什么?
海報評論員 熊苗
“從開業的第一天開始,兩位創始人就定下了只賣活螃蟹的規矩,哪怕是剛死掉,哪怕是壞了一條腿也絕不賣給客人吃”,這是前不久一篇關于“胖哥倆”肉蟹煲的文章。感動還未消散,這家連鎖餐飲網紅品牌便被曝出嚴重食品安全問題。23日,這家餐廳被媒體曝光存在“現殺活蟹其實是‘隔夜蟹’”“過期、變質土豆加工后繼續送上餐桌”“菜單上500g一份的肉蟹煲只上430g”……當日,記者臥底的北京兩家門店已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當地也表示將對該品牌其他門店開展專項檢查。
不能否認,“胖哥倆”在初創時的決心和初心。這種對品質的堅持,應該也是它能活下來并一步步壯大,能在全國130多個城市擁有400余家門店的“秘方”。遺憾的是,初心沒能跟上規模擴張的步伐。記者臥底的兩家門店都是直接由“胖哥倆”總部管理的合營店,并非加盟店,被曝出的種種亂象不能不讓人懷疑,這僅僅是管理的漏洞,還是從根本上就沒把這當作問題?
“以后剩啥東西了,別說,要裝不知道。領導不讓說,因為不能讓客人知道是剩的。”后廚員工這樣告誡“新人”,即臥底記者。“裝不知道”,表面上看一團和氣,員工好,“領導”好,老板也好,戕害的卻是消費者,是食品安全環境,更是社會信任。最終受害的,是包括上述員工、“領導”和老板在內的所有人。
近幾個月來,食品安全問題引人關注。食品監管總局23日召開新聞通氣會,公開6起群眾關注的食品安全案件查處情況,涉事“小龍坎”火鍋店、“蜜雪冰城”奶茶店、“華萊士”快餐店、“楊國福”麻辣燙店、“奈雪的茶”奶茶店、“大潤發”超市被一一查處。這也從側面說明,所有的生產者也都是消費者,“不消費自身生產的劣質產品”并不能規避安全問題,若都抱著這種想法戕害他人,最終只會形成安全“互害”,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受害者。“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同樣也應是商業法則。
靠重口味掩蓋腐敗食品,以次充好,終將是掩耳盜鈴。以“胖哥倆”為代表的大企業名品牌,本應是消費者信任依賴的銅墻鐵壁,沒成想卻是一靠即倒的遮羞軟布。越過“食品安全大于天”的底線,再胖的“胖哥倆”也只能是“虛胖”。頻發的食品安全問題,為包括監管者、商家、消費者在內的所有人一再敲響警鐘:食品安全人人都無法置身事外,我們還能為它做些什么?
責任編輯:邢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