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在一次會議上向全市領導干部提出要“上網了解民意,下網解決問題”,讓民生沒有痛點、 安全沒有盲點、 民意沒有“堵點”、 矛盾沒有爆發點。(12月14日大眾網)
這一要求的核心在于網上與網下相結合、前臺與后臺相協同、疏導與服務相配合,這與強調“線上與線下結合”的O2O商業模式在思維和操作上頗有共同之處。或者說,黨委政府化解熱點問題、應對網絡輿情、促進社會和諧,不妨借鑒O2O的思維方式、運作模式,以順應信息時代特點、跟上網絡時代步伐。
功夫在網上,更在網外。O2O重視線上信息連通,更重視線下平臺建設。即使網上下單再暢達、再快捷,但網下商品質量差、物流運輸慢、投遞不準確,用戶也不買賬。同理,那些引爆網絡輿情的問題、事件特別是公共突發事件,“發病”在網上,根子卻往往在網下,“病因”往往是群眾合理訴求長期得不到滿足,者是糾紛投訴被踢皮球,或是公共服務不到位。所以,化解問題需要找準病根,給網絡輿情降溫需要釜底抽薪,多在轉變干部作風、優化公共服務、健全矛盾調處機制上下功夫。這些“后臺”功夫下足了,網上的及時回應、輿論引導才能有依托、有公信力。
應對要穩妥,更要及時。O2O比起傳統商業模式,一個突出的優點是快,當然,也講究商品和服務質量。借鑒這一點,化解社會矛盾、回應輿情熱點,既要講究穩妥,更要講究快捷及時。穩妥就是依法依規依程序,但穩妥不等于慢吞吞。網絡時代的信息傳播速度如電光火石,面對跑在前面的群言、傳言乃至謠言,及時回復、快捷應對,是搶占工作主動權、引導話語權的迫切需要。如何到既穩妥又及時?不妨總結經驗教訓,建立應急機制。不少地方實際上也有類似機制,現在的關鍵在落實。
要盡責更要互動。O2O模式下,商家要盡到服務之責,更要注重與用戶互動,聽取意見,改進服務。同樣,黨委、政府化解矛盾、促進和諧,要勇于擔當、恪盡職守,提高工作水平、服務質量。在網絡時代,更要借助信息平臺和渠道,加強與群眾溝通、互動,做好網上群眾工作。一是從群眾中來,通過網絡擴大察民情知民意的渠道;二是到群眾去,加強政務公開、事務公開,保障群眾知情權。在此基礎上,聽取意見、接受監督,察納雅言、集中民智,不斷化解矛盾、改進工作。
無論互聯網如何深刻地改變一切,有一點不會改變:以人為本,服務至上。那些遇到群眾投訴以放假下班、“不歸我管”等借口踢皮球的做派,那些官方網站以不變應萬變的“神回復”,那些久不更新的“僵尸官微”,之所以備受詬病,都不是信息速度和質量問題,而是群眾觀念淡漠、服務意識淡化問題。無論是李群書記的“四點”論,還是O2O模式的“兩條線”,本質上都是強調人本與服務。借鑒O2O模式做好群眾工作,關鍵的是借鑒商家把顧客當上帝的理念,在內心真正把人民當主人。
12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浙江烏鎮視察“互聯網之光”博覽會時強調,要用好互聯網帶來的重大機遇。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黨政部門倒逼自己提高服務水平、增強化解矛盾的能力,也應該是抓住互聯網機遇、建設網絡強國的應有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