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然
本周,“奪命快遞”令人擔憂--收個快遞都有生命危險。沒想到有毒化學品竟然和普通快件一起發送,前者完全沒有受到任何“照顧”--難道也是被扔上傳送帶連踢帶踹遞送的?更令人心驚的是已經有員工中毒的情況下還照樣遞送,沒有引起任何重視。按理說,發貨工廠既然涉及到危險化學品,其運送應該有相關規定去制約,要么走專線要么有專人;運送公司在出現可疑快件時應停止配送,鬧出糾紛也比鬧出人命強百倍。就因為沒有基本的規定,于是一個包裝簡單的有毒化學品被當做普通快件發出了,在暴力分揀的過程中無法自持,最終猙獰地奪去了一條生命。
本周,圣誕節的氣氛已經很濃了,你的錢包準備好了嗎?對大多數人來說,圣誕節就是打折、花錢。要說我們的民俗節日,沒一個是鼓勵花錢的:煮粥、做元宵、包粽子、爬山劃舟……甚至還有鼓勵你一天不吃東西的。進入中國的洋節就不一樣了,圣誕節、感恩節、情人節,是壓在錢包上的三座大山。如果說西方節日是一種入侵,那歸根結底也是消費意識的入侵。不然不打折試試,肯定沒人去過。
本周,郭德綱老師有些尷尬。我很喜歡郭老師的相聲,對郭老師“幸災樂禍”北京電視臺臺長死訊一事,覺得他超出底線、做事過頭。同樣是俗化藝術的典范,趙本山老師在處理矛盾上就顯示出隱忍的性格,不主動封殺,該低頭低頭,該賠笑賠笑,因此他發展出一個集團、一大幫學生。郭老師則隔三差五跟社里的同事也好弟子也好鬧矛盾,同時嘴皮子利索又刻薄的他沒有放過一個得罪過自己的人。個性使然,郭老師走到被媒體集體封殺的這一步也并不意外。郭老師的擰巴勁兒有些像曹操,寧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不過,我猜郭老師會道歉,畢竟道歉這事兒今年挺流行的;特別是在微博上道歉,誰知道是誰發的,有個交代就是了。
本周,《私人訂制》沒有達到預期“笑果”。可能每天沉浸在網絡的緣故,我們這代人笑點、淚點都高了;同時,對這部馮小剛、王朔的電影期盼過多,畢竟年底了,大家指望用這部電影笑2014年全年的。其實,大部分看電影的人平時都很忙的,好容易有時間能看部電影,自然要求有深度、有內涵、有效果,看完能啟發人生改變人性直指人心的。這跟看書人要在心靈雞湯、參湯中尋找的意義是一回事兒。但事實是,這類事的結果往往都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所以,不如拋去意義,看清自己:你喜歡的其實就是《小時代》的浮華,你想要的就是《繼承者》里高帥富圍著你轉,你覺得最酷的事情就是《富春山居圖》那樣被劉德華抱著邊打轉邊開槍……因此我的經驗就是:一個人的內涵有那么一點就夠了,而俗世生活還是越漂亮越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