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大眾網
朱延魯
手機查看
海報新聞評論員 朱延魯
近段時間,一口“老鍋”火爆網絡。起因是浙江蒼南的一位網友在網上發布了一段尋鍋視頻,視頻中簡單分享了自己家用這口“老鍋”的經歷——兩代人用了三十來年,依然不生銹、不粘鍋,現在想再買一口,但不知道哪兒有賣的。視頻受到了廣泛關注,視頻中的那口“老鍋”也是圈粉無數,被網友們稱為“傳家鍋”。
隨后,有網友根據鍋把手上的專利號,確定了這口“傳家鍋”是產自浙江溫州的一家不銹鋼制品廠。不過,由于市場沖擊等原因,該廠多年前已經停產轉行。伴隨“傳家鍋”走紅網絡,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如今這家不銹鋼制品廠的鍋具生產線又重新啟動,相信不久之后,新的“傳家鍋”將會再次走向市場,走進更多家庭的廚房。
一口三十多前年的“老鍋”,能夠獲得億萬網友的青睞,成為鍋具市場上的“爆款”,背后的原因或許有很多個,但最重要的一定是其歷經幾十年時光驗證的放心品質。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下的廚具市場上,有些廚具品牌信奉“計劃性報廢”的商業邏輯,過度追求顏值包裝與概念營銷,在產品品質的把關上卻投機取巧,致使產品在使用過程中不僅達不到宣傳文案上的功效,而且使用壽命也難以與其定價相匹配,讓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使用體驗大打折扣。浙江這位網友分享的“傳家鍋”,正是戳中了消費者對好用耐用、放心安全鍋具的渴求,讓眾多網友也想擁有一口這樣的“傳家鍋”。
當然,所有過硬的產品品質,無不源于精益求精的匠心堅持。根據相關報道,生產制造“傳家鍋”的傅克萍、傅克勝兄弟二人,創業之初沒有先進設備,只能靠手工一錘一錘敲,一塊不銹鋼板經過成百上千次的錘打才能塑形;引進機械設備后,仍然堅持手工品質,沒有合適的鑄壓模具,就自己一點點打磨,確保鍋的弧度與手工敲出來的相差無幾;直到2013年左右鍋具停產,兄弟二人依然保持著對品質的執著與堅守。正是因為這份執著與堅持,讓他們擁有了自家生產的鍋用二三十年甚至五六十年都一樣的底氣,讓這口“傳家鍋”在停產十多年之后依然能夠在眾多消費者的滿心期待下強勢回歸,并掀起全網蹲守的預售熱潮。
“傳家鍋”的走紅,看似是一次偶然,但從更深層次來看,這也是時代需求與品質堅守碰撞下的必然。近年來,隨著文化自信的提升、國潮消費的興起,以及消費者消費理念的轉變,越來越多承載著歷史記憶的老國貨正煥發出新生機,從食品飲料到服裝家紡,從美妝護膚到家居廚具,一件件“硬核”品質的國貨產品通過守正創新重回大眾視野,在不同賽道上展現出新的時代風采。這些老國貨的“走紅”“翻紅”,照見了消費者們對品質的樸素需求,也傳遞出產品在市場中長久立足的底層邏輯,那就是品質永遠是核心競爭力,只有堅持以匠心鑄品質,才能在時光流轉中穿透喧囂、贏得人心。期待重新上市的“傳家鍋”,能夠繼續以實打實的品質書寫出更多國貨“新生”的精彩故事。
責任編輯:牛樂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