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大眾網
劉瑞琪
手機查看
編者按:
2025乙巳蛇年新春,非遺年韻,有滋有味。
在山東,“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的市集上,煙火氣升騰、文化味氤氳。來山東,以“趕集”的方式邂逅山東年味,感受非遺中國年的魅力。
這是一份來自好客山東的邀約,與你一起,集“遇”山東年,集齊新春福,共慶春節,共祝生活。
指尖翻飛間紅紙化作飛舞的龍鳳,柳編筐簍堆成了金燦燦的小山,剛出籠的花餑餑騰起一片白霧。歷史悠久的集市,如今在山東各地演變出不同的風光、美食和文化體驗,“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不變的是山東作為孔孟之鄉的獨特情懷。當老手藝擺進山東大集,與熱氣騰騰的煙火氣撞了個滿懷,一條文化傳承的新路子在熱鬧熙攘的年味兒中悄然鋪就。
年畫攤前,老手藝人們不單埋頭拓印,還支起手機現場直播,勾線、刻板、上色,更多年輕人看到了刻板拓印的技藝和成果。不遠處,膠東大嫂把花餑餑捏成各種各樣的造型,孩子們拿著 “醒獅蛇”興奮又新奇,剛出籠的面香裹著非遺技藝,在大集上隨著童言童語鉆進下一代的記憶。在市井的喧鬧中,文化用開放的姿態擁抱時代,以一種最接地氣的形式,流淌了起來。
各種非遺記憶從典籍名錄走進市井煙火,山東大集的智慧,恰是讓文化回歸生活本身。在大集上,非遺化作可觸摸、可體驗、可交易的生活方式,這種以大集為載體的傳承模式,或許正在解開傳統文化存續的時代命題。
而大集上的消費熱情,又何嘗不是一種文化認同。年輕人為一幅楊家埠木板年畫排隊兩小時,買的不是紙張顏料,而是“總把新桃換舊符”的儀式感;游客驅車百里嘗一口周村燒餅,品的不僅是酥脆咸香,更是地道的匠心溫度。在物質豐裕時代,這種消費行為的升級,更彰顯了非遺的“文化符號”特征,消費的認可便成為了文明接力的生動實踐。
在山東趕大集,趕的不僅是琳瑯滿目的年貨,更是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重逢;集的不僅是新春的年味兒,更是一個民族對自身基因的篤定與自信。當大集的叫賣聲與非遺的千年回響交織,我們看到,非遺的本質即是“活著的傳統”,而大集正是文化自然生長的沃土。
逛完大集的人潮拎著大包小包滿載而歸,買的或許是一把章丘鐵鍋、一副生肖剪紙、一個草編小簍、一個面塑泥人,帶回家的還有活著的文化。在山東大集的煙火氣里,傳統與現代,堅守與創新,正在生動共存。或許這便是文化傳承最本真的模樣,只要有扎根的土壤,文化自會像田間的麥苗,生生不息,歲歲綿延。
策劃:王靜 李士環
評論員:劉瑞琪
責任編輯:牛樂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