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wǎng)
|
海報新聞
大眾網(wǎng)官方微信
大眾網(wǎng)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wǎng)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4
大眾網(wǎng)
劉瑞琪
手機查看
海報新聞評論員 劉瑞琪
近日,電商大促頻繁,消費者網(wǎng)上購物的熱情高漲。然而,一些平臺推出的“先用后付”功能,遭到了不少網(wǎng)友的吐槽。據(jù)報道,不少消費者反映,自己在未明確授權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中默認付款方式被更改為“先用后付”,不用輸密碼或者刷臉刷指紋就下單了商品。
所謂“先用后付”,就是指消費者網(wǎng)上購物時無需付款即可下單,商品確認收貨后再付款,并在一定還款周期內(nèi)為消費者免息。作為一種新型支付模式,電商平臺的初衷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購物體驗,減少購物過程中的資金壓力,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部分電商平臺卻在此機制中植入諸多“套路”,導致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掉入“糊涂賬”的陷阱。
部分消費者對“先用后付”的購買記錄一無所知,收到貨才知道自己用先用后付買了此商品;對于不熟悉操作的孩子和老人群體來說,這種“強制默認”的行為更是增添了麻煩;如果無意識購買又未能按期還款,還面臨著影響信用評級等問題的隱患。更令消費者不理解的是,“先用后付”能一鍵開通,卻不能一鍵關閉。商家像“躲貓貓”一樣把取消選項藏起來,并且要等全部訂單收貨或售后結(jié)束,且在此期間不再下新單,才能關閉該功能。
如果是正常的信貸流程,有需求的消費者自主開啟,這本無可厚非。可被強行默認更改,既沒有告知更改過程,也沒有明確的通知,這種隱形操作的“糊涂賬”不僅剝奪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也讓人對平臺的信任與好感大打折扣。平臺作為“先用后付”功能的窗口,理應承擔起相應責任,通過服務協(xié)議詳細告知消費者的權利和義務,并充分說明“先用后付”的優(yōu)勢以及逾期后果、相關風險等;同時還要設置簡單便捷的取消方式,當消費者不需要“先用后付”時,可以方便地關閉,把決定權交還到消費者手中。
“先用后付”既然是一種支付選項,那么消費者就理應具有選擇的權利,平臺無權使用各種技術手段,代替消費者思考和決定。留住消費者的,是平臺的口碑和信譽,依靠技術上的“套路”吸引消費者買單,這種模式必不能長久。平臺、商家、第三方支付渠道共同誠信經(jīng)營,才能維護好一個讓消費者放心的市場環(huán)境,實現(xiàn)與消費者之間互惠互利的共贏。
責任編輯:牛樂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