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12月27日訊(記者 馬俊驥)近日,一則中國女子在泰國吞下價值百萬鉆石并用日語道歉的新聞引發熱議。大眾網記者發現,這則新聞發布于今年9月,所謂“日語道歉”情節是微博營銷號轉發時的一句調侃,卻被部分媒體當成了新聞事實,而且很多媒體所用配圖是張冠李戴的假圖片。
中國女子在泰國吞鉆石的新聞最早發布于今年9月,該女子姓江(音),并不姓秦。并且該新聞中沒有鉆石經鑒定為假、銷售商被抓了的情節。
很多媒體轉發該新聞時配發了三張圖片,這三張圖片均為張冠李戴的假圖片。
媒體配發的此圖實為2009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組團參加第43屆曼谷珠寶展的新聞配圖。
2009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組團參加第43屆曼谷珠寶展新聞。
中國女子泰國吞鉆石飆日語?一句調侃竟被當成新聞事實轉發
近日,一則《中國女子泰國珠寶展上吞食鉆石 被抓后狂飆日語》的新聞在網上引發熱議,眾多媒體轉發。這則新聞稱,中國女游客秦某,在泰國曼谷珠寶展上趁人不備,把一顆價值200萬元人民幣的6克拉鉆石囫圇吞下。警方通過X光,找到位于其大腸中的鉆石,并讓醫生使用腸鏡等器械,將鉆石從該女子的腸中取出。人贓并獲時,女子竟然用日語對警察道歉說“おわび申し上げます”(我對此非常抱歉)。而這顆被起獲的鉆石最后被鑒定為假的,鉆石經銷商因此被抓。
大眾網記者發現,這則新聞最早發布于今年9月,涉事女子并不姓秦,而是姓江(音)。新聞中提到的女子用日語向警察道歉的情節,是今年9月微博某營銷賬號在轉發這則新聞時的一句調侃,該賬號說“我覺得,人贓并獲時,該女子最好用日語對警察道歉,否則怕你把中國人的臉都丟盡了”,部分媒體在轉發這條新聞時,把該營銷賬號的這句調侃當成了新聞事實。
至于報道中鉆石經鑒定為假、經銷商被抓了的情節,原新聞中沒有,疑似為杜撰。
媒體配發的此圖實為2014年9月泰國警方開展掃黃行動時的現場照片。
2014年9月,泰國警方在芭堤雅開展掃黃行動。
媒體配發的此圖的“主人”實為杭州臨平一名中年男子。2010年,該男子在臨平一家銀樓吞下一枚鉆石戒指,這張X光照片是警方調查時將他送到醫院拍下的。
2010年,杭州媒體報道,一名男子在杭州臨平一家銀樓吞下一枚鉆戒。
有醫生網友指出,從X光照片中恥骨的角度來看,就可以確定這張X光照片是一個男性的。
三張配圖全部張冠李戴,泰國賣淫女竟成中國女游客
不僅如此,很多媒體轉發該新聞時都使用了三張配圖,一張為珠寶展現場照片,一張為泰國警察抓獲一名女子時的照片,一張為X光照片,顯示一個人體內有戒指一樣的異物。大眾網記者發現,這三張照片均為張冠李戴的假圖片。
第一張珠寶展現場照片最早發布于2009年,是《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組團參加第43屆曼谷珠寶展》的新聞配圖。
第二張顯示泰國警察抓獲一名女子,這張照片其實是2014年9月泰國警方開展掃黃行動時的現場照片。
第三張X光照片,它的“主人”是杭州臨平一名中年男子。2010年,該男子在臨平一家銀樓吞下一枚鉆石戒指,這張X光照片是警方調查時將他送到醫院拍下的。
有醫生網友指出,從X光照片中恥骨的角度來看,就可以確定這張X光照片是一個男性的。該網友用示意圖說明,男性恥骨下角約為70°至75°,女性的則為90°至100°,差別很大。
大眾網原創深度調查欄目《獨立調查》,于2009年12月1日創刊,以每周至少一期的頻率刊發,先后獲評中國互聯網站品牌欄目,山東新聞獎名專欄。
欄目緊跟熱點、回應關切,調查傳聞、還原真相,澄清謬誤、明辨是非,勇于向網絡亂象亮劍,堅持弘揚正能量、唱響主旋律,客觀公正做監督。欄目始終堅持創新,并成功打通PC端與移動端,重點報道在“兩微一端”同步刊發。2016年以來,欄目在大眾網時政微信公眾號“爆三樣”落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深度調查的“微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