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棲霞多家蘋果園 所到之處未見“藥袋”
近期,關于煙臺蘋果主產區紅富士套違禁藥袋長大的報道引廣泛關注,報道稱在煙臺紅富士主產區的棲霞和招遠,為了使長出來的蘋果品相好,當地果農大量使用無任何標志的違規藥袋,包裹幼果直到成熟。那么事實是否真是這樣呢?11日,大眾網記者來到棲霞,深入果園和果袋廠進行調查采訪,眼下正值蘋果的套袋期,但是記者連續走訪了三四家果園,并未發現有套藥袋的,果農“全副武裝”只是為了防曬,并非為了噴藥。據果農說,早在2011年藥袋曾經零星出現過,但是早就被明令禁止,根本談不上“擴大之勢”,而蘋果的“賣相”好壞與藥袋根本就沒有關系。
果農展示無藥果袋(林旭光 攝)
果農展示無藥果袋
果農在給蘋果套袋(林旭光 攝)
果農在給蘋果套袋
蘋果套袋加工
套袋好的蘋果樹
“全副武裝”防曬(林旭光 攝)
大眾網煙臺6月11日訊 (記者 胡昌輝 張雪松)近期,關于煙臺蘋果主產區紅富士套違禁藥袋長大的報道引廣泛關注,報道稱在煙臺紅富士主產區的棲霞和招遠,為了使長出來的蘋果品相好,當地果農大量使用無任何標志的違規藥袋,包裹幼果直到成熟。那么事實是否真是這樣呢?11日,大眾網記者來到棲霞,深入果園和果袋廠進行調查采訪,眼下正值蘋果的套袋期,但是記者連續走訪了三四家果園,并未發現有套藥袋的,果農“全副武裝”只是為了防曬,并非為了噴藥。據果農說,早在2011年藥袋曾經零星出現過,但是早就被明令禁止,根本談不上“擴大之勢”,而蘋果的“賣相”好壞與藥袋根本就沒有關系。
入果園:
成片果園 未見“藥粉飄灑”
果農“全副武裝”只為防烈日
6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煙臺蘋果主產區之一的棲霞市蛇窩泊鎮。此時,正值6月農忙時節,家家戶戶均大門落鎖。聽鎮上的老人說,目前正值果樹套袋期,很多果農一大早便帶著午飯下地套袋,午飯也在蘋果地里吃。
“我們好多村都是用的普通袋,桃村、唐家泊的親戚家也都是用的普通袋,怎么能說百公里果園都用藥袋呢?”蛇窩泊鎮牟家疃村果農牟先生告訴記者說,據他了解,他們村、親戚朋友村里現在都沒有使用藥袋的。
為了證明沒有使用藥袋,牟先生帶領記者來到他們家的果園,隨機撕開套好的果袋驗證。隨后,記者隨機挑選了相隔稍遠的十幾棵樹,撕開果袋,發現只是普通的紙袋,并未發現有粉末狀物質。隨后,記者又來到蛇窩泊鎮朱留村果農老魯和唐家泊鎮后野村果樹種植戶老李家的果園,在隨機撕開的果袋中也并未發現有藥袋。
據果農們介紹,村里的大喇叭經常會廣播,告訴不讓用藥袋,他們也經常會在電視及鎮政府駐地看到很多關于“不使用藥袋”的宣傳語。“現在不僅買不到藥袋,套的更是沒有。”牟先生說。
在果園里,記者隨處可見“全副武裝”的果農,基本上以女性居多。不少人都戴著帶口罩的帽子。記者問:“穿這么多是為了什么?”幾位婦女笑著回答說:“是為了防曬啊!”正在果園里套袋的趙大姐告訴記者,這些直接能把脖子和臉全部遮蓋的帽子都是她們自己做的,主要是為了防曬。果園里不透氣,而且太陽很火辣,為了防止曬爆皮,多年之前大家就專門做出了套袋用的帽子。
進廠子:
“藥袋”2010年曾零星出現,現在沒人生產
蘋果“賣相”在于套袋后的養護,與“藥袋”無關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涂藥在果袋內的“藥袋”,在2011年曾經零星出現過,但很快就被禁止了,現在根本談不上呈擴大之勢。
蛇窩泊鎮的劉大爺,當得知記者來調查藥袋的情況后,立即熱心地打電話,幫記者聯系他的孫子劉先生——蛇窩泊鎮某果袋網套廠老板。“藥袋今年根本沒有用的!”劉大爺一臉的焦急。“藥袋已經全面禁止使用,目前鎮上給蘋果套袋用的紙袋,都是正常的果袋,根本不存在藥袋一說。”劉大爺的孫子見到記者后,一臉的無奈。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蘋果套袋在蛇窩泊鎮果樹種植中有10多年的歷史了,套袋能促進果實全面著色,使果面潔凈,果皮細嫩。
經營了七八年果袋生意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之前蘋果套袋都是用的普通果袋。2011年,藥袋開始零星出現,傳言說是對蘋果的表光好。后來政府明令禁止使用藥袋,所以現在也沒有生產的了。“現在還經常會有工商、質監、派出所等部門的上門監督檢查。”隨后,在劉先生的帶領下,記者接連走了鎮上兩家果袋網套廠,在生產車間,均未發現制作藥袋的“白色粉末”。
對于藥袋有助于蘋果賣相的傳言,有著20年蘋果種植經驗的果農潘先生,給出了記者這樣的說法:“成果品相主要和套袋后的養護過程,摘袋子的時間、摘袋子以后的光照時間等有關,和藥袋并無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