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詳解內幕:要想賺錢,就辦補習班
名目繁多的補習班何以大行其道,屢禁不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辦補習班的門檻很低,而利潤卻高得令人砸舌,“要賺錢,就辦補習班”,正是背后的利益鏈條催生了補習班的火爆。
已經在濟南從事了近十年教育培訓工作的王先生告訴記者,辦補習班其實很簡單,只要在居民區或寫字樓里租幾間房子,擺上桌椅掛上黑板,再請幾個老師就可以開課了。條件好點還會安個空調,擺個飲水機或開水器,提供飲用水,差點的連這些也省了。至于辦補習班需要的各種手續和證件,王先生說,很多補習班都是能省則省,能免則免,反正也很少有人查,“真正有教育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的沒幾個”。
記者也曾暗訪過幾個在居民區里的補習班,發現很多補習班的條件都很簡陋,在洪家樓附近的一個補習班里,三室兩廳的房子有四間里擺滿了桌椅,顯得擁擠不堪,房里的采光也不太好。即使是一些很有知名度的培訓機構,環境也難以令人滿意,山大路一家知名培訓機構里,衛生間的味道在教室里都能聞到。... ...
補習班“包圍”中小學 “禁補令”竟無人知
4月12日下午,山東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門口早早就聚集了一大群來接孩子的家長,跟往常一樣,他們在接走孩子的同時,還會領到好幾張顏色不同的小廣告——一個又一個派單員在人群里來回穿梭,把小廣告塞到每一位家長手中,廣告的內容如出一轍,就是各種各樣的“補習班”。
雖然教育主管部門的“禁補令”已經下了多次,但補習班的數量卻是有增無減,山師附小的一位學生家長告訴記者,現在學校里不讓辦補習班了,學校外面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就多了起來,最多的一天,他收到過二十多張補習班的廣告,“每天接完孩子,地面總會留下一大堆廢紙,全是各種培訓、補習班的宣傳單。”
不但是到學校門口來派發廣告,越來越多的補習班已經開始在各個學校的周圍“安營扎寨”,在山師附小和附中的周圍,就云集著新東方、大智學校、阿里斯頓等數十家教育培訓機構 。
在和平路與歷山路交界處的一座寫字樓門口,竟然同時掛著四五個培訓學校的牌子,走進樓內,各種補習班的廣告更是隨處可見。... ...
高中生自述補習班生活:夢里都在做習題
4月17日早晨,天剛亮,濟南某中學高一學生李雯就被媽媽從床上叫了起來,雖然今天是周六,但她依然不能睡個懶覺,因為周末她還要上補習班。
“周末,我不在補習班,就在上補習班的路上”,李雯曾在QQ上跟好友這樣調侃自己的周末生活。從初中開始,李雯就開始與補習班結緣,用她自己的話說,周六周日跟上學沒什么兩樣,“甚至比上學還累。”
上午沒課,但李雯要應付學校和補習班的課外作業,“我必須在下午去上課之前把作業完成一部分,不然周一沒法‘交差’。”她拿出10余張卷子,還有4本習題集:“這里面有英語、物理、化學、數學作業,完不成就要開夜車了。”李雯邊說邊打著哈欠。
午飯后,李雯顧不上休息,做了5頁數學習題后收拾書包出門,參加3點半開始的美國高考SAT學習班。李雯的父母都是大學教師,他們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在高中畢業時出國,直接考取美國的大學,所以她現在就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SAT考試。... ...
學生家長談補習班:“其實我們也很矛盾”
“我們心里也很矛盾啊,一方面為了不讓孩子成績落后而去報補習班,另一方面也實在不知道補習班是不是有用。”對于明令禁止仍大行其道的補習班,學生家長們其實也有著自己的無奈,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一邊給孩子報著形形色色的補習班,一邊又不禁擔心:良莠不齊的補習班是否真能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在濟南八中附近,記者碰到了學生家長林女士。林女士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才給孩子報了補習班,“孩子去年升初中后,正好趕上素質教育搞得越來越好,看到孩子上了中學反而課余時間一天天多起來,別提我心里多著急了。”林女士說,看到孩子放學后就在家里玩,她便果斷決定給孩子報了補習班,“多多少少都會有用吧,總比光在家里玩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