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味四:冬閑不閑 菜農大棚守著菜苗過大年
春節,本該是農民們忙完一年之后短暫的休閑時節,但是山東冠縣斜店鄉辛莊村里的菜農們卻依然忙得“恨不得把時間掰開來用”。大眾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幾年來,辛莊村的農民改變過去冬閑時“喝茶、聊天、串門、打麻將”的習慣,而是在原來的冬閑期種植冬暖式大棚,收入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科技興農示范戶”杜俊亮正在給秧苗松土。
一個月后這些秧苗就會長大,而且將會掛滿黃瓜。
“科技興農示范戶”李海順正在給黃瓜“落秧”。
綠油油的黃瓜煞是喜人。
辛莊村共建成了52個這樣的標準化冬暖式大棚。
冬閑不閑,大棚很忙,菜農在家過年不“安心”
大眾網冠縣2月15日訊(記者 趙洪棟)春節,本該是農民們忙完一年之后短暫的休閑時節,但是山東冠縣斜店鄉辛莊村里的菜農們卻依然忙得“恨不得把時間掰開來用”。大眾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幾年來,辛莊村的農民改變過去冬閑時“喝茶、聊天、串門、打麻將”的習慣,而是在原來的冬閑期種植冬暖式大棚,收入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不能“安心”在家里過年,全部心思都用在大棚里了
2月14日早晨,大年初五,太陽剛剛升起,冬雪還未完全融化,冠縣斜店鄉辛莊村村民李海順就冒著嚴寒來到自家的冬暖式大棚前,先推上電源開關啟動卷簾機,將大棚防寒草簾徐徐卷起。
一走進他家的大棚,大眾網記者戴的眼鏡瞬間模糊起來,原來大棚里的溫度計顯示已經到了20度!澳氵M來的時候應該把眼鏡放在兜里,這樣就不會模糊了,現在是太陽剛剛出來,等一會兒這里面的溫度還會增高,能達到二十八九度!崩詈m樢贿吔o黃瓜落秧一邊風趣地說,“黃瓜生長適宜的溫度在25℃-30℃,這里面跟外面就是冰火兩重天啊!
在另外一個大棚里,村民杜俊亮正在給剛長出苗的黃瓜地松土。“冬暖式大棚不用考慮四季的影響,隨時可以種苗,一茬黃瓜的生長期能有10個月!倍趴×粮嬖V記者,“年前天氣不好,溫度低,使得黃瓜產量減少,但是黃瓜價格也貴了,前幾天我賣的黃瓜每斤5.5元,每個棚凈賺4萬,我承包了4個大棚,不到一年就賺了十多萬!
“溫室大棚的蔬菜都趕在元旦、春節、元宵節銷售的旺季上市,賣價高,我們都不能‘安心’在家里過年,把心思都用在大棚上了!倍趴×琳f,“凡是種冬暖式大棚的沒有一戶在家過年的,都在大棚里忙活。每天早晨卷棚簾,太陽落山前放簾蓋棚,夜晚在棚里帶燈,采摘黃瓜、西紅柿、蕓豆,捆把定量、裝箱,發往各菜市場和菜店,其他時間為大棚調溫調濕度,施肥、防止病蟲害!
到壽光“取經”試點種大棚,一個棚年收入5萬元
與杜俊亮家大棚緊鄰的另外幾十個冬暖式大棚前也是人來人往!斑^年這一段時間大家的生意都不錯,基本都是隔一天一摘,一點也不愁賣!弊鳛榇謇锷儆械目萍寂d農示范戶,杜俊亮很是自豪。
“這些大棚都是試點,當初也是一步步摸索出來的!睋燎f村黨總支書記李振高介紹,由于辛莊村地處偏遠,人多地少,土壤質量不好,糧食收成低。村兩委會多次討論后決定發展冬暖式蔬菜大棚,帶領村民發家致富。
2010年,李振高走訪了幾十個種植戶,了解了村民的實際想法。隨后,又帶領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奔赴壽光縣考察學習,引進了黃瓜新品種和先進的黃瓜種植技術。經過深思熟慮后,籌集資金70余萬元建成了52個高標準冬暖式大棚。大棚建成后分包給農戶,目前每個大棚的經濟效益平均能達到5萬元。
“剛開始也怕賠本,現在看來,這真是比種糧食強太多了!崩钫窀呓o大眾網記者算了筆賬,如果單純種糧食,一畝地的凈收入是1000元/年左右!暗欠N黃瓜收入就高得多了,黃瓜生長期長達10個月,畝產2萬多斤,就算一斤平均2元多,扣去人工費、種子費等各項投資,每畝凈收入也不少于3萬元,一個棚兩畝地,每個棚收入能達到5萬。”
“目前來看,這幾個試點都比較成功,下一步我們要統一品牌,為村民建設更多的標準化冬暖式大棚,發展黃瓜、番茄、辣椒等多樣化的蔬菜、水果,讓大家都嘗到甜頭!崩钫窀弑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