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味二:IC卡、電腦監控 老小區用上新科技
當除夕夜里與家人團聚時,小區的“門神”保安還在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山東省泰安市一小區的保安朱傳林已經第六年在治安室過年了,經歷了六年來老小區的新變化。一過年,進出小區的車輛就變多了不少。朱傳林向記者展示了外來車輛進出登記表,僅昨天一天就記錄了20多張500多輛車。除了大門的固定崗,他們還要每小時輪流在小區內進行巡邏,檢查消防設施,一天下來能走50里地。
朱傳林在通過新系統對車輛進行監控和統計。
去年小區上了一套車輛進出的系統,開始實行交通微循環。
六年來,朱傳林的除夕夜都是在小區門口的治安室里度過的。
李紅梅在對進出車輛進行登記。
大眾網泰安2月11日訊(記者 姜洋)當除夕夜里與家人團聚時,小區的“門神”保安還在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山東省泰安市一小區的保安朱傳林已經第六年在治安室過年了,經歷了六年來老小區的新變化。每年過節他都要擔心放鞭炮引起火災,不過今年放鞭炮的人少了,朱傳林心里的擔子輕松了不少。
除夕夜在值班室度過,一天記500輛車走50里地
2月10日大年初一,在山東省泰安市一小區的治安室里,56歲的朱傳林正一邊操作著電腦,一邊隔著玻璃關注著進出小區的車輛,他的同事李紅梅正在小區門口為來往車輛發出入卡。朱傳林家就住在泰安,但除夕夜里也沒撈著回去過年。“六年啦,家里人也都習慣了。昨天值班到凌晨,到家老伴都睡了,今早上才吃上餃子。”
一過年,進出小區的車輛就變多了不少。朱傳林向記者展示了外來車輛進出登記表,僅昨天一天就記錄了20多張500多輛車。除了大門的固定崗,他們還要每小時輪流在小區內進行巡邏,檢查消防設施,一天下來能走50里地。“這兩天過節,轉得更勤了,尤其是要檢查消防。”
新系統、微循環,老小區有不少新變化
初一早上,走親訪友的車輛特別多。忙活了好一陣子,到了中午,車輛漸漸少了。朱傳林跟記者聊起了這些年小區的新變化。自2007年開始,他就到小區做保安了,剛來小區的時候車還不多,幾個大門都可以隨意進出,“那時候車少呀,好管理,整個小區才500個停車位。”
這幾年,小區內有車的住戶不斷增加,現在登記在冊的內部車輛已經上千了。小區內部還建起了交通微循環,劃分了單行道,車輛從中門進、東西門出,小區交通變得井井有條。
同時,為了規劃停車位,去年10月還上了一套“高科技”,進出門都要先刷卡。內部車輛可以辦長期卡,外來車輛就需要登記后憑臨時卡出入。沒這套新系統前,所有車輛都需要靠人工登記。
今年放鞭炮的少了,就怕引起火災
今年還有個新變化,那就是小區里放鞭炮的少了,也更文明了。往年春節朱傳林最擔心的就是放鞭炮。“前年春節晚上,我剛下班就接到電話說小區里著火了,趕緊又跑了回來,跟大伙一塊把火撲滅。后來才知道是有一家人放鞭炮的時候太不小心,把梧桐樹下堆的干樹葉給點著了。”
由于前幾天下了場雪,朱傳林今年倒是放心了許多。更讓他欣慰的是,今年放鞭炮的人比往年少了。往年春節,晚上八九點就有人開始放鞭炮,一直持續到初一凌晨,今年從晚上11點半鞭炮聲才密集了起來,多數都在空曠的道路或雪地上燃放。“現在人的安全意識也提升了,我們也能輕松些。”
同事都是四五十歲,保安隊伍缺少年輕人
朱傳林告訴記者,這個小區一共有30名保安。因為人比較少,他們上班都是兩班倒,每個人上24小時的班再休息24小時。30個人還要分往三個崗位,三個大門的傳達、院內巡邏和值班室。“人太少啦,差不多都是我這個年紀的,24個小時盯下來很累。”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該小區保安的年紀普遍在四五十歲左右。朱傳林說,現在很少能招到年輕人,上次好不容易來了個年輕小伙,干了沒幾個月就走了。“保安工資低,也學不到技術,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不愿干。”他希望以后能多招點人來分擔工作,尤其是招些年輕人。“年輕人腿腳快,碰上突發事件好處理。”